1 / 132
文档名称:

安徽新华学院.doc

格式:doc   页数:1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安徽新华学院.doc

上传人:好文档 2015/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新华学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徽新华学院




学生处
2012年7月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建设,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学生工作处组织编写了《安徽新华学院学生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手册》系统收集了我院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以便于广大学生了解学****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也为维护学院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手册》是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是学校的“法”,应当维护其权威性、严肃性,应当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当学生拿到这本《手册》时,应当熟悉其内容,并按其中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塑造当代大学生形象。我们相信只要广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按《手册》的内容要求自己,刻苦努力,就一定会顺利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任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院办、教务处、保卫处、总务处、招就办、图书馆、财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工作处
二零一二年七月修订
目录
一、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5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12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12
2012年安徽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指南 16
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简介 21
二、日常教育管理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管理规定 24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宿舍管理规定 32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宿舍调整办法 34
学生宿舍公物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36
学生宿舍供电时间的管理规定 36
安徽新华学院文明宿舍评比及奖励办法 37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 39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考勤管理办法 43
安徽新华学院毕业生文明离校管理规定 45
安徽新华学院图书馆管理规定 47
安徽新华学院校门出入管理规定 50
安徽新华学院勤工助学管理规定 51
安徽新华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 55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58
安徽新华学院精品社团建设实施细则 64
安徽新华学院创业培训组织管理办法(试行) 66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校内创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69
安徽新华学院校园卡使用管理规定 72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银行卡使用管理规定 74
安徽新华学院新生上网指南 76
三、学籍管理
安徽新华学院学籍管理办法 78
安徽新华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87
四、考核奖惩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 100
安徽新华学院优秀学生评选办法 103
安徽新华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实施与管理办法 106
安徽新华学院国家助学金实施与管理办法 109
安徽新华学院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与管理办法 112
安徽新华学院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 115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违规违纪处分管理规定 117
安徽新华学院申诉处理办法 123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户籍管理规定 126
安徽新华学院学生证、火车票优惠卡补办程序 129
一、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应当刻苦学****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 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 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