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多样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悟传统文化
 
 
李水英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落实,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进一步体现出多样化的内容,其中,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是关键所在,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关要途径。所以,在多样化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朗读教学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朗读和背诵默写等相关内容,以此进一步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
理解和认知。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中,也进一步明确要求相对应的背诵篇目和文言文、诗词曲等等,因此要以此为指引,进一步引导学生针对相应的文言文、古诗词以及课外书目等等进行相对应的阅读和背诵,在阅读和背诵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语的掌握水平,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深厚,不必苦思冥想,空洞无物。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相对应的背诵和品味,要从Key到文段再到文艺,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出发,充分实现“熟读成诵”的效果和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背诵指导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记忆能力的提升,同时使大脑的文章和词语的储存量进一步扩充,从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更为丰富的解题思路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写作技能和水平,使文化底蕴进一步深化,从而为其人文素养的真正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体系,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充分挖掘高中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把其中所涉及的各类古诗词、散文、小说等相关题材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文章都具备特别显著的内涵和价值,对于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弘扬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和人格修养、社会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内容,使高中学生的人格更为健全完善,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要结合教学
实际以及学生的学情,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蕴含的传统文化,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帮助和指引高中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古代文人仕途或者生活遭遇坎坷的事情,但是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勇于挑战生活的阻碍,这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对于所有青少年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此类素材也成为广大高中学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苏轼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自身的经历,说了这样一句话:“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是跌宕坎坷的一生,三起三落,但是在苏轼的作品中却没有感受到人生惨烈和政治失败的苦楚,反而有一种豁达洒脱的情怀。让后人感受到的是苏轼豁达的胸怀,以及勇于面对生活挑战的信心和达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到的是长江的浩瀚和永恒,这是一种苏东坡式的旷达和乐观。在《赤壁赋》中苏轼吟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