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三、财务报告目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
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四、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因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所以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
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有很多,比如企业购买
原材料、企业向银行借款、企业接受投资等等,这些都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因此
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都是会计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企业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
个基本环节。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
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这个环节又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我们可以这么去记忆,资金投入
企业以后,首先需要用货币资金去购买原材料等等,为生产作物资上的准备,这个叫供应过
程。接下来,是生产产品,这是生产过程,最后,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这是销售
过程。
3、资金的退出
最后有一部分资金用于交纳税金、偿还债务和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这部分资金就
退出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叫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这四个基本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
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
范围。因此,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会计主体,应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
属于本企业的还是企业的所有者的,因为只有明确了会计主体,才能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
围。
另外,要注意区别两个概念,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对等的
关系,法律主体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一个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且它要进行会计核算,它也是一个会计主体。因此,
法律主体可以作为会计主体。另外,一个企业的分公司,它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是一
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但是它需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它是一个会计主体,所以,会计主体
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这里要注意判断题。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连续不断地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
会破产清算,所有的资产将正常运营,所有的负债将正常偿还。这个假设使企业的会计核算
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之上。我们只有假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核算。会
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若干相等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
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
和月度,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统称为会计中期。这里考生要注意选择题。
由于有了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两种不同的确认当期收入与费用的方法,当然,我国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这里要注意一下记账本位币的问题。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
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
算为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记账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