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础测绘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1-17 11:37:34
地形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其基本特征是:
(1)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的控制基础,并印有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能准确表示地形要素的地理位置,便于目标定位和图上量算;
(2)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内容详细准确;
(3)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满足图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
(4)有规定的比例尺系列;
(5)有统一的图式符号,便于识别使用。
此外,为保持地形图的现势性,还规定了定期更新。
平面和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验潮资料确定的水准原点高程及其起算面。目前我国采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
米。
平面基准是相对于高程基准而言的,实际上即为大地基准。它是用于大地坐标(大地经度、大地纬度)计算的起算数据,包括参考椭球的大小、形状、极其定位、定向参数。地图比例尺
是指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地球表面的面积很大,要把它绘在平面图纸上,就必须予以缩小。缩小时,又必须使地图上的长度与相应实地的距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并以这种比例关系作为两者之间的量算尺度,这个尺度就叫地图比例尺。若列成公式表示,则为:地图比例尺=图上长度/相应实地水平距离。如1:2000(或1/2000)地形图,表明图上1mm相当于实地2000mm。即2米。所谓大比例尺与小比例尺是根据比例尺的分母的数值大小划分,分母数值大则表示实地距离大,称作小比例尺,反之为大比例尺。一般对于城市地形图,1:500~1:2000为大比例尺,1:1万以上为小比例尺。
地理信息可视化
是将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人们容易理解的图形图像方式。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现在已经可以用丰富的色彩、动画技术、三维立体显示及仿真等手段,形象地表现各种地形特征。
多源、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态
多源是指地理空间数据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包括卫星影像数据、正射航空影像数据、矢量地形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获取的手段可以是:测量、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
多尺度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是指多级比例尺,一般针对矢量数据,随着数据综合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是从底层大比例尺数据,随不同观察范围的确定而自动进行数据详细程度的综合,以达到清晰的视觉效果。
多分辨率是指栅格数据尤其是影像数据的多种分辨率,大致包括光谱分辨率、看见分辨率、亮度分辨率和时态分辨率。
多时态是指地理看见数据随时间而变化,是动态和不断更新的,因此多时态地理空间数据不仅包括了反映现状的数据,同时也包括历史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以采集、贮存内、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由于地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