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doc

上传人:mirfkk 2022/8/20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
当老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穷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者章溢早就说过:“乐和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我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一样的。这时的我在课间和同学玩乐已成为支撑我上学的主要动力。"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日子一直混到了3月25日。(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天早上刚出门,:迟到反正无所谓,,老师没说什么,但他坐在教室里思前想后,觉得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一下课,向班主任讲了一声就分开了学校。(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立即和他父亲联络,告知了情况。第二天,他父亲拽着他来到学校,,且态度、言辞非常剧烈,就在办公室里和父亲大吵大闹,差点动手。在他父亲说出气话“要断绝父子关系”时,他竟然说:“断绝就断绝。你们给我的钱,我都记着,以后一定会还给你们的!”一旁的政教主任当即驳斥道:“经济帐暂不算,你父母养育你十几年的感情,你还得清吗?"赵帅不吭声了,但仍执意退学,说要去打工挣钱,并转身就走。
(精品文档请下载)
  同意他退学,省却了学校、老师很多费事,这是部分老师的意见,但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政教处会同老师、家长一起分析研讨对策,决定:第一,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第二,家长跟亲朋好友讲好,假设赵帅去他们处找工作,要他拿出高中毕业文凭来;第三,这期间,不再逼他,给他时间、空间自己去想、去做.(精品文档请下载)
    两个星期过去了,学生反映赵帅回学校来了,但没来找老师,只是在门卫室坐坐,聊聊天。我们也不去找他。那一个星期中,他天天如此。到第四周,他背着书包,在父亲的陪同下,终于走进了办公室,要求复学。我心中一喜,不过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再看看他复学的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任他随意进出的,不能想走就走,,再给他一个时机——用一周时间深化反省,写一份思想认识;将开学以来的各科作业补起来,交给任课老师,等所有老师都认可了,,他回到了熟悉的教室。
(精品文档请下载)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在他交来的思想认识中,我看到了他心灵的震动:“退学后,我丝毫没有懊悔。当然,父母不会让我在家什么也不做的。我必需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我出去找,但是待遇不错的工作根本门槛是高中毕业,否那么只能去做苦力。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我病倒了,医院出来,已经过去一个星期。这一天,我上街买东西,感觉气氛有些异样,看着周围行人,才发现是星期四,难怪路上没有学生。买了东西正要付钱,老板娘突然问了句:‘你是学生吧,为什么不上课?’我一时答复不上,但还是编了个谎:‘今天我有事。’‘难怪,哪有学生不上学的。’我不敢多留,提起东西就走。”(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些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他的思绪不再平静,,干脆坐起,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反复思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下决心要改正。“尤其补作业的这几天里,悔恨的感觉从来没有减弱过,,想着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听讲,老师们辛勤耕耘,,我舍本逐末,在人生最美妙的时刻,最适宜学****的时刻,却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行为……至此我已深深忏悔,对于老师、家长,我无以回报,只有发奋努力,刻苦钻研,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精品文档请下载)
    尽管他是自己主动要求复学的,但我们担忧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反复,所以一直亲密关注着。果然,一星期后,上课时一些老缺点开场复发。这时,我及时找他谈话,敲敲警钟;任课老师也都经常给他提个醒;同学们鼓励他、,他的心定下来了,行为标准起来了,学****成绩稳步上升,期末考试中,竟然考到了班级第一名。(精品文档请下载)
    鉴于他缺课时间太多,学校给了他一个留校观察的处分,他虚心承受了,并表示要力求上进,好好表现,争取早日撤消。政教处把他的案例作为典型,由他现身说法,对全校学生进展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反响很大,尤其是高二学生,触动更大.(精品文档请下载)
    【感想】信息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影响、教育可能比书本知识、老师的说教来得更直接、更生动、更丰富。赵某因受到社会上过多的不良影响而使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偏向,但同样是现实生活教育了他、纠正了他,令他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轨道。因此,我们现时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建构基于生活、社会的开放型活动德育形式,借鉴、运用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