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塑钢门窗制作与安装规范手册之PVC塑料门窗组装工艺-1-实德版.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塑钢门窗制作与安装规范手册之PVC塑料门窗组装工艺-1-实德版.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7/2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塑钢门窗制作与安装规范手册之PVC塑料门窗组装工艺-1-实德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塑钢门窗制作与安装规范手册之PVC塑料门窗组装工艺-1-实德版
目录
第一章 PVC塑料门窗组装工艺............................. 2
第一节型材下料.............................................................................. 2
第二节铣排水孔和气压平衡孔...................................................... 8
第三节铣五金件安装槽孔............................................................ 10
第四节
第五节增强型钢的切割与装配.................................................... 10 型材焊接............................................................................ 12
- 1 -
第一章 PVC塑料门窗组装工艺
第一节型材下料
在塑料门窗制作过程中,第一步工序是型材的下料,下料精度对门窗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保证门窗良好的使用性能,在下料工序中,要严格按规范操作。应保证所选型材为合格品,型材的外观及尺寸满足标准要求。
一、下料尺寸依据:
1. 设计图纸
2. 订单要求
3. 洞口尺寸
二、框、扇的下料

(1)型材下料设备主要是双角切割锯和任意角度锯。
(2)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开始切割时,根据下料依据和工艺要求确定下料尺寸,要注意机器本身切割长度是否含有焊接余量。如果含有,切割时可以不用考虑焊接余量,直接按照构件尺寸进行切割;如果不含,切割尺寸为构件原尺寸加上两端焊接余量(一般单端焊接余量为3mm)。
例如,所制作固定窗的尺寸为1200mm×1500mm,机器本身切割长度不含有焊接余量,框下料长度如下:
1200+3X2=1206mm……2根;
1500+3X2=1506mm……2根。
切割过程中,应保证锯片和工作台清洁,无水、油污、灰尘等杂物,以免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切割后,做到首件三检,并抽检。所有构件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构件长度允差±;
- 2 -
(2)构件端部角度允差±°;
(3)构件切削面与型材两侧面的垂直度应不影响焊接质量,待焊面清洁,无水、油污、料屑等杂物。
二、中梃的下料

设备为双角切割锯、任意角度锯及中梃锯。

根据设计订单上的下料尺寸进行切割,切割后首件三检,并抽检,构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中梃锯除外):参见图1-1:
图1-1
(1)保证第一锯切割后型材端部角度为45°,允差±°;
(2)保证第二锯切割后型材端部角度为90°,允差±°;
(3)切割后型材端部尖角与中心线偏移允差±;
(4)下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允差±;
(5)构件切削面与型材两侧面的垂直度有保证,待焊面清洁,无水、油污、料屑等杂物。
三、V型口的下料

V型口的切割是在V型切割锯上进行的。

根据设计订单上的下料尺寸具体门窗制作时,V口在型材小面上的深度为:所焊接中梃小面宽度的一半减去焊接余量。例如,实德
- 3 -
60系列型材与SE76焊接时,其V口在BR60小面上的深度为36/2 -3=15mm。V型口切割如图1-2所示。
图1-2
切割后,首件三检,并抽检。所有构件切割后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切割后V口角度允差±°;
(2)切割后V口深度允差±;
(3)构件切削面与型材两侧面的垂直度有保证,待焊面清洁,无水、油污、料屑等杂物。
四、门窗的下料计算
门窗的下料计算,主要考虑门窗的原始尺寸和框、扇之间的搭接尺寸以及构件焊接时的消耗余量,然后根据框和扇之间的配合关系推算出所有构件的长度。
1、平开门窗的下料计算
在框与扇的搭接边一侧,框与扇重叠的部分的尺寸,称为搭接量,实德型材的搭接量≥8mm。
- 4 -
以实德60系列型材为例,如图1-3所示,说明内平开窗(梃中分)主要构件的下料计算(搭接量为8mm,每端焊接余量为3mm)。框下料宽度=平开窗制作宽度+3×2……2根;
框下料高度=平开窗制作高度+3×2……2根;
框梃下料高度=平开窗制作高度+(梃大面宽-框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