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工厂安全用电培训.ppt

格式:ppt   大小:4,809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厂安全用电培训.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8/21 文件大小:4.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厂安全用电培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厂安全用电培训
平安用电
电的发现和使用,大大的促进了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开展,但是万物都有其多面性,假如不当的使用会给我们消费造成破坏,给我们人生带来痛苦,本文针对企业工厂的员工,力求以通俗易懂的内容帮助您理解平安用电的电运行。
〔3〕、不得将重物压在导线上。
〔4〕、遵守临时用电规定。需要临时用电时,须经消费调度中心批准,并采取平安防范措施,按照规定时间撤除。且临时用的电线不得阻碍通行。
触电预防
〔5〕、挪动非固定安装设备要先断开电源。如风扇、照明灯、电焊机、切割机等。
〔6〕、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接地引线20米以内。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7〕、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未切断电源前灭火时不要使用水或者泡沫灭火器。
①使用手持电开工具前,要先检查工具,确保〔1〕、外壳、手柄无出现裂缝,破损。〔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地正确可靠。
〔3〕、各部防护罩齐全结实,电气保护装置正确结实可靠。特别对于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使用前必须彻底检查,确认平安后再使用。〔如以下图所示〕
电开工具漏电预防
②接电源时,要按手持电开工具上的铭牌所标示的电压、相数连接。
图8-9按手持电动工具上的铭牌所标示的电压、相数连接
电开工具漏电预防
电开工具漏电预防
③工具在接通电源时,首先要验电,在确定工具外壳不带电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④挪动手持电开工具时,要断电,要轻拿轻放。严禁拉着电缆搬开工具,以防割破和轧坏电缆线或软线。
⑤使用中发现异常现象和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确认脱离电源后,才能进展详细检查。
家庭防触电
保持绝缘部分枯燥
架设天线时,钓鱼时,不要碰到电线
家用电气金属外壳要接地
一定要做到以下的平安用电措施,以防事故的出现。
防止带电操作,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注意线路维护;
及时更换损坏的导线;
不乱拉电线及乱装插座等;
不在插座上装接过多和功率过大的用电设备;
不用钢丝代替保险丝等。
事故案例
上海商学院发生火灾 四名女大学生跳楼身亡
发生火灾的女生宿舍
发生火灾的原因
据披露,此次火灾由于此寝室女生夜间使用热得快时,正好是学校夜间拉闸时间,突然地停电使得她们忘记关闭热得快〔一种烧开水的工具,工作中产生大电流,发热,由于其加热管外表没有保护措施,且没有自主断电保护功能,故因使用该工具发生的事故非常多〕,清晨六时许,学校恢复供电后,热得快空烧,酿此悲剧。
这个事故告诉我们,防止带电操作,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标准操作,注意线路维护,同时在发惹事故时怎样平安的撤离也很重要。
钓鱼发生的触电事故
5月份的一个周末,王某在垂钓过程中,起身换位时,将长5米多的碳素鱼竿拉起,不慎碰到高压线上,当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身亡 。
在这里再次提醒广阔垂钓爱好者,生命可贵,垂钓时请远离电力线路
正确的触电急救
除了祈祷我们还能做到哪些事情
1、使受害人脱离电源
2、人工呼吸方法
3、心肺复苏
触电的急救
这种方法行吗 ?
该怎么办呢?
脱离电源的方法及本卷须知
高压触电应急措施
通知供电部门
电力热线:95598
公司内, 通知相应职能部门:
热电车间 :2265050〔夜:2265048〕;
门卫:2179999
注意:防止跨步电压触电〔隔离〕
脱离低压电源
拉:拉开电源开关
切:切断电源线
挑:挑开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的导线
拽:拉拽触电者枯燥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电工维修班 :2264996
救人的前提是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烈士
实验研究和统计说明,假如从触电后1分钟开场救治,那么90%可以救活;假如从触电后6分钟开场抢救,那么仅有10%的救活时机;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场抢救,那么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
轻度〔有呼吸和心跳〕
保证呼吸道畅通、空气流通、
平躺休息、制止走动、严密观察
稍重〔意识丧失〕
畅通呼吸、严密观察、联络医生
严重
无心跳 --------------做胸外按压
无呼吸 -----------做人工呼吸
心跳、呼吸----------同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不同触电者的救护措施
心肺复苏
支持生命的三项根本措施
通畅气道:去除口中异物
仰头抬颌法通畅气道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先大口吹气两次,以刺激起搏
1、使触电者头部后抑,迅速松解衣和裤带以免障碍呼吸动作,急救者一手按住前额,另一手将其颌骨向上抬起。
  2、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