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锡林浩特城市内涝风险区划研究
摘 要:近些年,随着中国北方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激增,对各类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带来挑战。许多城市由于规划缺陷,遭遇城市内涝时应对能力尤为薄弱。充分分析城市内涝灾害成因,研究应对ocio-economic data, land use data and DEM data to analyze the comprehensive risk model of the urban area within the area to b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of disasters in the urban area of Xilinhot City is distributed radially.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a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with the fact results,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take emergency measures to alleviate urban waterlogging or retain losses.
Keywords: Xilinhot; urban waterlogging; risk zoning
1 概述
城市内涝灾害是自然界降雨作用于人类社会,超过人造物承载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只有对承灾体的部分或整体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城市内涝才能称为城市内涝灾害[1]。灾害学认为形成城市内涝灾害必须具备如下因素[2]:诱发城市内涝灾害的自然界外强迫条件(致灾因子);自然界能形成洪涝灾害的环境条件(孕灾环境);城市内涝影响区对人类人社会造成影响条件(承灾体);人类社会对城市内涝灾害能够采取的对策措施条件(防灾减灾能力)。所以,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是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函数可表示为: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f(敏感性,危险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
城镇化过程体现为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显著发展。2010年后,锡林浩特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由此带来的城镇化问题也日益突显。每当强降水发生,主要街道、路口道路积水严重,影响交通网络正常运行,给城镇居民的出行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该文利用研究区域周边气象站日资料、社会经济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分析出研究区城市内涝综合风险模型,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内涝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2 区划分析
孕灾环境因子分析
从内涝形成背景环境分析,主要考虑地形[3]、排水管网[4]、公共绿化[5]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地形指下点面坡度缓急变化,地势越低、地形起伏缓慢区域易引起水流阻滞,易形成内涝灾害。数字高程(DEM)可以精确反映出区域洪水滞留状态;排水管网主要考虑排水管网密度和距离远近。管网越密集,距离越近则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