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雄安新区高新制造业发展路径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雄安新区高新制造业发展路径探析.doc

上传人:十二官 2022/8/2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雄安新区高新制造业发展路径探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雄安新区高新制造业发展路径探析
摘要:目前,雄安新区的建设正在按部就班地展开,产业布局也在不断深入当中。雄安新区的制造业发展定位是打造一个高科技产业集群,而一个地区,特别是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并不是盲目的,应该遵循规律,有序发展。硅谷”这一美誉。新竹科学园位于台湾岛西北部,园区面积约为1342公顷。目前,新竹科学工业园已成为推动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台湾是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建设科技园区的,当时人均收入非常低,很多园区都建在农村,因此当时科技园区的成长方式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台湾当时也是被国际上的很多公司看成是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地方。按照园区创新能力的强弱和功能的完善程度,可将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高技术产品标准化生产主导阶段、研发与标准化生产齐头并进阶段、研发创新主导阶段。
(一)基礎设施建设阶段(1978-1985年)
在这段时期内,进入到新竹科技园的企业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因此这一时期科学园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地区行政机关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加大对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并通过设立"单一窗口"大大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试图打造一个以优惠和便利著称的高技术企业特区,以此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企业入驻园区。1980-1985年,新竹科学园区顺利完成377公顷(二期)的土地开发,大批标准厂房、实验中学、员工宿舍、绿地、公园等设施得以建成,企业入驻数量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 (二)高技术产品标准化生产主导阶段(1986-1990年)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大力发展材料与零件的供应,选定并引进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和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高科技产业,同时还与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新竹科学园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对方则为新竹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台湾新竹科学园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与此同时,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民营企业开始向科学园进行投资,企业入驻数量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但企业生产活动主要以高技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为主,园区的科研活动由政府所支持的科研院所承担。
(三)研发与标准化生产齐头并进阶段(1991-1999年)
园区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园区内由地区行政机关支持的部分研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时期,民间资本大量涌入园区,在园区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地区行政机关已不再是唯一的先进技术代理者与资本主导者。同时,跨国公司的地位也逐渐削弱,园区内的资金和成熟的技术也开始输送到国外,各种跨国联盟已成为“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
(四)研发创新主导阶段(2000年至今)
经过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园区企业所需的土地、水电已出现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加上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环保、交通等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园区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促使园区企业纷纷调整产业方向,转而发展高附加值产业。1999年,新竹科学工业园着手第四期土地开发,同时台湾政府反思过去以"制造"导向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重新提出支持研发设计类产业发展的新战略,推动了园区由标准化生产为主向科技研发为主转变。园区管理局重视与全球发达地区的技术交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