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时=60 分=3600 秒 1 秒=1000 毫秒
2、 时间包括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指“时间点”,时间间隔指“时间段”。
3、 实验室常用来记时的停表有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
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第 2 章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
触觉、味觉、嗅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 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 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 不能生长
★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 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 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 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不可。以
常见的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 125 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
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成为脊椎动物。它可以分为鱼类、两
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
无脊椎动物。地球上大约有 万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有 20 万种,大自然中大部分
属于无脊椎动物。
4、鱼类:大约出现在 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 万种。它们终身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无四肢,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
(如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黄鱼、鲨鱼等)
5、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 亿年前。幼体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如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或肺呼
吸。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除此以外还有:大鲵<娃娃鱼>、蝾螈、牛蛙等)
6、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 3 亿年前。它们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皮肤表面覆盖着角
质鳞片或甲,表皮干燥。卵生,体温不恒定。(如龟、蛇、鳄鱼、变色龙、鳖等)
7、鸟类:大约出现在 亿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喙无齿,前肢特化为翼,体表
有羽毛,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合飞。翔卵生,
体温恒定。气囊和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大肠很短。 (如家鸽、鸡、鸭、鹅、鹦鹉、猫
头鹰等)
8、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 2 亿年前,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
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是最高等的动物。(如鲸、蝙蝠、袋鼠、海豚、
熊猫、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