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目录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及国有企业改革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七章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2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即资本
积累的历史趋势)
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
政治前提: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物质前提:社会化大生产
(1)符合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注意认识误区)
(2)符合中国国情,即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
然结果:
第一,近代中国具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物质前提和社会力量。
第二,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或特殊的历史
条件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
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
6
①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对象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
第二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
②不可能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
二是不符合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是没有能够领导人民群众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力量。
第三,近代中国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客观条件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②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③有强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8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总的看: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两种私有制: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劳动者私有制
,建立全民所有制
大资本在中国表现为官僚资本无偿剥夺
,壮大全民所有制
中小资本在中国表现为民族资本有偿剥夺
,建立集体所有制
个体私有制在中国表现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合作化
9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p1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与必然性
:一百年
:国内国情、国际环境
10
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十八大依旧强调)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十八大: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基本纲领:经济、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