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结核性胸膜炎的综合治疗及调养与护理
1 / 8
.综述.
结核性胸膜炎的综合治疗及调养与护理
吸收减少时,可逐渐减量,一般用药4--6周。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可减轻中毒症状,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防止或减少胸膜粘连肥厚[3]。可用泼尼松(强的松)每天1~2mg/kg,待临床症状好转,体温下降,胸腔积液减少或吸收,一般2~3 周后开始递减,疗程以4~6 周为宜。如在减量过程中或停激素后,胸腔积液增多同时又伴有发热等症状,可将激素加回到反跳前的剂量,1~2 周后再逐渐递减。
3、胸腔穿刺治疗[4],病初应作诊断性胸腔穿刺作胸腔积液常规及细菌学检查。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加激素后,一般不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5]。但胸腔积液量较大,出现呼吸困难时,可作胸腔穿刺减压治疗,如胸膜炎转为结核性脓胸,宜反复抽脓并以1%。中等量以上胸液者每周抽液1-2次,直至胸液减少。首次抽液一般不超过500毫升,以后每次抽液以不超过1000毫升为宜。注意抽液不能过多过快,以免引起复张后肺水肿。抽液后可针对病因,胸腔内注入药液[6]。还可用可待因镇痛,咳必清镇等。
4、外科治疗 经过内科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胸膜明显增厚,影响病儿的发育及呼吸功能,宜作胸膜剥脱术。此外包裹性结核性脓胸,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及早手术治疗。
小结:
早期诊断是结核性胸膜炎综合治疗中的关键一环。若能及时获得早期诊断,应尽快早期施以综合治疗,积极纠正和支持,创造条件,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高免疫能力,方可扭转病势,阻断恶性病理环节,则多会缩短疗程,减轻负担,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鉴于上述,尽早实施综合治疗,早期诊断,早期系统化疗,早期规范胸水处理,较早期实施外科手术,以期取得满意疗效。
结核性胸膜炎的综合治疗及调养与护理
4 / 8
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结核性胸膜炎不属肺痨范畴,当属"胸痛、咳嗽、发热”等范畴,故治则方药与肺痨也不相同。外感阳热之邪、邪正相抗、阳盛于外,故发热畏寒;热乘于上,首取犯肺,肺失清潚,则咳嗽;血乃属阴,赖阳气以运行,气行血亦行,气滞则血凝。邪毒蕴结于肺,阻碍气机,脉络瘀滞血运不畅,以致不通则痛,故胸痛剧烈,似针锥之状,随活动而加剧,元气亏耗,肌腠驰松、津失气摄、则容易出汗,身体衰弱无力;饮停于胸、清阳失于输布、肺气受损、肺络阳气不充;则气促、紫绀,端坐呼吸而不能平卧。
1、邪犯胸肺:恶寒发热,咳嗽痰少,胸胁刺痛,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数。 治法:和解清热,理气通络。 方药:瓜蒌、猫瓜草各30克,柴胡、赤白芍各15克,黄芩、半夏、枳壳、桔梗、桑白皮各10克,甘草6克。
2、饮停胸胁: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喘息不能乎卧,舌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百部30克,瓜蒌、茯苓各15克,葶苈子11克,桑白皮、苏于、陈皮、半夏、椒目、薤白、橘红各10克,甘草6克。
3、痰淤互结:胸痛胸闷,呼吸不畅,迁延经久不已,舌紫暗、苔白,脉弦。 治法:化痰活血,理气和络。 方药:意苡仁30克,瓜蒌、赤芍、茯苓各15克,旋复花、苏于、杏仁、半夏、香附、陈皮、枳壳、路路通各10克,制乳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