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李白古诗的审美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李白古诗的审美教育.doc

上传人:raojun00002 2022/8/2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李白古诗的审美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李白古诗的审美教育
安徽省蚌埠市吴安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李白古诗的审美教育
安徽省蚌埠市吴安小学潘银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古诗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几十首脸灸人口的古诗,其中不乏写景状物、叙事抒怀、咏物寄意之作。毋庸置疑,每一首诗几乎就是一首歌、一幅画。那如何让学生能够心领神会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创设出诗中的“无穷之味,不尽之意”的意境,铸造心灵,陶冶性情,体会感情,发展能力,进行审美教育。
一、语言描述,描述诗的语言美
每一首古诗的创作都和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境遇密切联系的。诗既是社会生活的镜子,又是诗人的生活遭际、政治态度、思想倾向的反映,教师、诗人与学生三者产生情感共鸣是古诗教学达到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语言描述必不可少,它必须贯穿于课堂始终。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是唐朝的大诗人,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他58岁时写的。李白因受皇族争权夺利斗争的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远离亲人的偏远的贵州夜朗。李白在途中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忽然传来赦令,你们想,当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立刻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喜悦心情,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高兴”“欣喜”“开心”“手舞足蹈”等词语,学习这首诗时,他们就把这种自己体会到的心情注入到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入下,推开了诗的意境的大门。
二、画面展现,展现诗的画面美
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的清新,无论是“凌寒独自开”的孤傲,还是“春风吹又生”的婉约,一句诗往往就是一幅饱含意蕴的画面。以图配诗,为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这对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为美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图画,这对体会诗意有很大的帮助。偶尔让学生自画诗中的描绘的景物,则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描写了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当学生把庐山瀑布的全貌就画出来时,他们的画未必高明,但他们却从诗中想象出了画面,又从画面悟出了瀑布的气势,从而既很好的理解了诗意,又体会到“诗中有画”的语言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诗意理解,理解诗的意境美
赏析字、词、句,抓住诗中感情色彩极浓的,被称为“诗眼”的词语,反复推敲,必要时引导学生进行换词对比,要把诗中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