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完整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8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完整版.docx

上传人:秀英 2022/8/24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完整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
1 工程概况
桥梁预应力筋均采用Ф低松弛钢绞线,为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垫板及锚下于100mm。使用前必须校正与千斤顶配套标定及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如指针松动,油压指针不回零或其它异常情况,均应拆修重校。
③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校正、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张拉前,应清除锚垫板上的水泥浆,检查锚垫板上的注浆孔是否畅通,并检查锚垫板是否垂直于孔道。调整钢绞线外露长度,使得两端外露长度大致相等。
检查千斤顶、高压油表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内,高压油泵上的安全阀调到最大工作油压时,能自动打开。
对箱梁砼条件试块进行试验,梁体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与弹性模量后,并出具试验报告后,方进行张拉。
张拉机具就位:首先安装好工作锚,装上夹片,按钢绞线自然状态依顺时针方向插入夹片,并用直径为φ2 0的套管轻轻将夹片打入锚环内,使得夹片夹紧钢绞线,并且外露量一致,夹片间隙均匀,不得有错牙。再安装限位板,套上顶环,安装千斤顶并与孔道中心对位,安装工具锚于千斤顶后盖上,精确对中。做到“三心”同轴,钢绞线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顺直无扭结,为使工具锚卸脱方便,在工具锚平片上缠上一层封口胶涂少许黄油。安装油管及压力表。
检查工作锚具是否紧贴锚垫板的凹槽内,千斤顶轴线是否与锚垫板孔道轴线一致。检查各种油管接头是否上紧,压力表与千斤顶
配套。检查高压输油胶管是否完好,使用时有无小半径弯曲。

0→初应力(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L1)→倍张拉到控制应力→倍张拉到控制应力→倍张拉到控制应力→倍张拉到控制应力(持荷2分钟,测量伸长值和锚夹片外露量、记录、计算并校核伸长值)→回油锚固(测回缩量)。
注: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静停时如油表值下降须补油。
预应力钢束实际伸长量计算如下:
Ls=?L1+?L2
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采用相邻级10%σk~20%σk伸长值。
张拉时将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校核,其误差控制在6%以内,否则需查明原因。
张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张拉具体相关参数由施工员根据每次千斤顶校正后数据和所用每批钢绞线的弹模,分别计算各阶段张拉油表读数和伸长直,以技术交底的形式交底到操作工人。
②预应力张拉工序属关键工序,也属重要隐蔽工程,施工人员自检并及时填写张拉记录。专职检查部门应对其张拉程序、张拉顺序、张拉力值、静停、伸长值、断丝滑丝等进行监督性的旁站检查。
③采用两端同步、对称张拉。两端张拉时,尽量保持张拉力同步。
④如一端油泵过快,另一端油泵较慢,就让油泵快的一端先停一下再启动,尽量保持一致;操作指令听不清,导致两端启动油泵不一致,应加强两端之间的协调;预施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主,钢绞线伸长值作校核,同一束两端伸长值大致相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以内。
⑤张拉施工必须检查三同心两同步:
三同心:预应力管道与锚下垫板的锚口同心、锚垫板锚口与锚圈同心、锚圈与千斤顶同心。
两同步:张拉时两端及两边必须同步、对称张拉。
保证张拉工作顺利进行,不致增加孔道摩擦损失。
⑥断、滑丝数量不超过预应筋总数的1%,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数量不得超过一丝。钢绞线断丝是指单根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张拉千斤顶中心、锚具中心与预留孔道中心不重合,锚具的夹片硬度较低,下雨天进行张拉,钢绞线表面有雨水等情况都可能会引起断、滑丝。如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数量超过规范要求时,采用小千斤顶进行单根放张,更换钢绞线(锚具),重新进行张拉。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得条件下。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提高束预应力值,但须满足设计对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
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
后期张拉时发现早期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
锚具内错牙在3mm以上者
锚具内夹片断裂者
锚环裂纹损坏者
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生滑丝者
⑦张拉后的钢束应用防水材料包裹或套上塑料套管,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钢绞线出现锈蚀。
⑧钢绞线切割要采用机械切割,不得采用氧气、乙炔和电焊切割;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得小于3cm,且保护层不小于5cm。
对已张拉好的预应力孔道进行清理后,按照实验室出具的M50强度水泥浆配比对孔道进行压浆处理
,压浆前再次用高压水管进行清孔,压浆时先从一端压浆至另一端,直至出浆口溢浆稠度基本与压浆口相同,然后封堵出浆口,继续压浆直至压力达到~(根据压浆孔道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