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贵州省铜仁县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121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贵州省铜仁县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左左 2022/8/24 文件大小:1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贵州省铜仁县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TYYUA162】
贵州省铜仁县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铜仁县茶叶产业化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占总面积的66%;福鼎大毫、平阳特早、乌牛早、早白尖、名山131、金萱、龙井43号、龙井长叶、安吉白茶、铁观音、黄观音茶园面积共计万亩,占茶园面积的%。在全县建成面积中,通过茶叶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8万亩,占茶园面积的39%。茶树苗圃常年面积800亩,年均出苗量亿株。
(二)茶园管理机制与效果。我县把幼龄茶园抚育放在基地建设的优先位置抓,形成了幼龄茶园管理机制。一是采取合理间作,以园养园,以短养长,解决茶农在投产前的收入来源,同时通过间作完成茶园管理,实现一功多效。二是实行以补代奖,激发茶农管茶积极性。从管茶措施确定以来,常年茶园合理间作达12万亩,有效促进了茶园管理,保证了茶树幼年期的正常生长条件,茶树个体生长势均达到相应指标。
(三)加工能力建设与设施状况。茶园基地的发展,筑巢引凤带动了县内茶叶加工业的兴起。截至2010年,全县建起茶叶初、精加工厂13座,小型茶叶加厂22户,拥有生产加工等设施用房18000余平方米,茶厂动力设备、制茶机械800余台(套),加工业累计资产总额5000余万元,年茶叶加工能力达4000吨。县内加工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产品涵盖珠茶、长炒青、烘青、小种红茶、乌龙茶及扁型类、直条型、螺型等多种名优绿茶。2010年我县又与铜仁东泰公司签约引资15000元人民币,在县城和产茶乡镇拟建精加工厂1座,中型茶叶加工厂4座、小型茶叶加工厂10座。
(四)产业形象与品牌建设。多年来,我县一直按照“建设有品牌的市场,有市场的品牌,品牌有统治力,市场进得去,区域统得起,企业捆得住”的要求,通过参与各项经贸活动,举办重点产业论坛,努力打造和推介茶产业、茶资源、茶产品,提升了品牌效应。特别是依托专业策划机构——深圳研成公司的智库,组建了铜仁苔茶品牌策划中心、品牌管理中心和品牌营运中心等现代品牌组织结构,隆重推出了“石苔天草、阡尊佛顶、云顶净界、贵绿”等铜仁苔茶商标。铜仁苔茶成功通过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取得了贵州十大名茶产品称号,在日本举行的茶文化活动中获得国际绿茶金奖,大幅提高了铜仁茶叶的知名度、荣誉度。
(五)茶叶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十一五”期间,我县始终把人才兴茶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通过中茶所实验场及大专院校,培养了200余人的茶叶人才;积极参加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输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职校茶叶培训班级,开展茶叶技术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我县技术力量得到空前壮大,县内茶叶生产技术含量大幅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增强。仅农民常年培训人数达到3000多人,开设茶叶中专班6个,招录学员300余人。2007年完成了县乡生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配备县乡60人的专职茶叶队伍,2010年3月我县再次招聘150人公益性岗位茶叶辅导员充实到18乡镇茶办,服务范围遍及县内各茶叶生产角落。
(六)龙头企业、中介组织。按照“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茶叶经济组织就是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精神,通过物质上扶持,精神上鼓励,经营中帮助,引导培植扶持起县级以上龙头企业4户,地级以上龙头企业2户,年生产经营乌龙茶、红茶、绿茶1200吨,占县内茶叶总产的30%,培育经济人队伍500余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l6个,入社茶农l600多户,茶叶经营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
(七)茶叶标准化工作。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起从茶园到茶杯的监督,建立“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识,认证有程序,质量有监测,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从源头上解决茶产业安全问题。2007年我县完成了《
铜仁苔茶产品标准》制定,并通过省标准委认证、发布,成为省级地方标准;2008年成为第六批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完成了《铜仁苔茶综合标准体系》建设;2009年完成了《铜仁绿茶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使茶叶生产涵盖了从良种繁育到市场销售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通过努力,共建成铜仁苔茶核心示范区18片,高标准无性系新植茶园示范点7个,示范面积9000多亩。累计开展无公害茶园认证8000亩。扶持鼓励茶叶企业通过QS认证4户。
(八)市场营销网络建设。为了促进产品销售,我县十分注重市场营销网络建设。一是整治县内传统茶叶市场的脏乱差,扩大市场容量;二是规划设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大市场——中国西部茶都,占地600亩,目前“三通一平”工程已全面完成,综合交易大楼正在紧密锣鼓地开工建设;三是依托招商引资项目扩大外销市场,先后在安微、江苏、浙江建立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并借船出海到国际市场;四是立足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