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doc

格式:doc   大小:1,032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8/24 文件大小:1.0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测量离心泵在恒定转数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其最正确工作范围;
测量管路特性曲线及双泵并联时特性曲线;
了解工作点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测定孔板流量计孔、实验目的:
掌握直管摩擦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
掌握突扩管及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
回归光滑管的λ—Re曲线,并与相应的经验公式进行比拟;
回归层流管的λ—Re曲线,并与相应的经验公式进行比拟〔选做内容〕;
二、根本原理:
不可压缩流体〔如水〕,在圆形直管中作稳定流动时,由于粘性和涡流的作用产生摩擦阻力;流体在流过突然扩大和弯头等管件时,由于流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突然发生变化,产生局部阻力。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较多,在工程研究中,利用因次分析法简化实验,引入无因此数群:
雷 诺 数:
相对粗糙度: ε/ d
管路长径比: l/ d
可导出:
这样,可通过实验方法直接测定直管摩擦阻力系数与压头损失之间的关系:

因此,通过改变流体的流速可测定出不同Re下的摩擦阻力系数,即可得出一定相对粗糙度的管子的λ—Re关系。
在湍流区内,λ = f〔Re,ε/ d 〕,对于光滑管大量实验证明,当Re在3×103至105的范围内,λ与Re的关系遵循Blasius关系式,即:

对于层流时的摩擦阻力系数,由哈根—泊谡叶公式和范宁公式,比照可得:

三、实验流程与操作:
§1 流体阻力实验
流程说明:
图1实验流程图
1离心泵 2 水箱 3 电磁阀 4 涡轮流量计 5 管路切换阀
6 稳流罐 7测量管线 8流量调节阀 9 层流流量调节阀
离心泵将水箱内的清水打入系统中,经孔板流量计计量后,通过管路切换阀门进入相应的测量管线,在管内的流动压头损失,可由压差传感器〔或倒U型压差计〕测量。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测定不同流量下的压头损失。
如图1所示,在设备中有7条横向排布的管线,自上而下分别为:
No1 层流管,为φ6×,;
No2 球阀与截止阀,为φ27×;
No3 光滑管,为φ27×3mm的不锈钢管,;
No4 粗糙管,为φ27×,;
No5 突然扩大管,为φ22×3mm→φ48×3mm的不锈钢管;
No6 孔板流量计〔涡轮〕管线,为φ48×3mm的不锈钢管。
图2 管路测压连通器与倒U型压差计示意图
图2为管路测压连通器与倒U型压差计的示意图,其中a1,a2,……,f1,f2,分别与图1中的a1,a2,……,f1,f2相连接,假设要测某管路的压降,即翻开与其相连的测压管线上的阀门,关闭其他管线上的阀门,那么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降即为该管路上的压降。假设在流量为0时,压力传感器仪表上显示的数据不为0,那么有可能测压管线中有气体存在。此时可以翻开阀门v1,v2排气,直到将管线中的气体排净。
倒U型压差计的排气方法为:在有流量下
翻开v3,v4,v5,v6,10—15秒;
关闭v3,v4;
翻开v7,将倒U型压差计中的水排净;
关闭v5,v6,v7;
翻开v3,v4;
关闭流量,此时假设倒U型压差计中的差值为0,那么说明管线中的气已排净。
操作说明:
⑴ 先熟悉流程中的仪器设备及与其配套的电器开关,并检查水箱内的水位,然后开启离心泵;
⑵ 在实验开始前,系统要先排净气体,使液体连续流动。首先,将流量切换阀和流量调节阀翻开,将管路内的气体排净;然后,开启测量面板上相应的压降切换阀,使倒U型压差计〔及压差传感器〕与系统相连,将测量管线内的气体排净;最后,关闭流量调节阀,检查倒U型压差计两端的液面。假设相平,那么可以开始实验,假设不平,那么需要重新排气〔如果倒U型压差计液面已调平,但压力传感器不在零点,那么可以修改仪表的Sc值,并调零〕;
⑶ 读取数据时,应注意稳定后再读数。测量局部阻力系数时,各测取3组数据,对于直管,测取10组左右数据,层流管的流量用量筒及秒表测取;
⑷ 测完一套管路的数据后,关闭流量调节阀,再次检查倒U型压差计的液面是否相平。然后重复以上步骤,测取其他管路的数据。
⑸ 装置具有自动补水功能,通过设置水箱液位仪表参数,可将水箱中液位的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见附录。
四、报告要求
1、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