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企业集成创新理论研究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集成创新理论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2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集成创新理论研究综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集成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Marco Iansiti提出集成创新的概念以来,集成创新便日益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的焦点。当今,集成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维持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动力。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集成创新的文献理论回顾,分别从集成、集成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三方面予以归纳整理,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析。
关键词创业技术创新技术集成集成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愈加变幻莫测,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较好的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原始性技术创新与重大发明专利都较稀缺的我国及我国企业来说,集成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集成创新有可能成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集成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1 集成的涵义
“集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集大成,意思是指将某类事物中各个好的、精华的部分集中、组合在一起,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英文单词为Integration,其意为融合、综合、成为整体、一体化之意。我国学者张正义、吴林海认为,集成不是简单的连入、堆积、混合、叠加、汇聚、捆绑和包装,而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集成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海峰等则从系统的观点提出“集成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单元、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系统,这种集合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即按照某种集成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目的在于提高有机系统的整体功能。”
2 集成创新文献综述
集成创新(Integration Innovation)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12年Joseph 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组合,就促使经济向前发展。
集成创新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应对动态环境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Dillon、Dosi、Utterback等分别从内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指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在于合理协调上述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他们的研究促进了创新集成化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1982年, Iansiti提出了“技术集成”(Technology Integration)的理念,而这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定为集成创新概念的首次提出。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它为提高RD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