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中医方剂歌诀.doc

格式:doc   大小:147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方剂歌诀.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7/27 文件大小:1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方剂歌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方剂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炙草四般施,寒邪伤营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宜
桂枝汤
桂枝伤寒第一方,风邪伤卫细推详, 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芍药草枣姜。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及甘草,风寒湿散里热清。
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姜辛味,麻黄草夏芍药桂,风寒束表内停饮,散寒蠲饮功效最。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参苏饮
益气解表参苏饮,二陈汤入木枳斟,前胡桔梗姜枣配,尚须加入干葛根。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始得用此方,麻辛各二炮附一,发热脉沉效力彰。
2、辛凉解表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凉平剂用时多。
桑菊饮
辛凉轻剂桑菊饮,风温犯肺把握紧,杏桔薄翘草芦根,但咳微热即时平。
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清凉,主治喘汗肺热张,须知阳盛方禁桂,若是无汗量要商。
(越婢汤:上方去杏仁加姜枣,因无喘)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芍草,解肌透疹功效好,麻疹初起发未透,服之驱邪速出表。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
二、涌吐剂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
盐汤探吐方
极咸盐水服下,使宿食涌出。
三、泻下剂
1、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配以枳朴泻力高,先煎后纳定要记,急下存阴功效好。去硝名为小承气,量变同煎用药妙。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麦地,大黄芒硝共一剂,增水行舟法度巧,热结阴亏便秘宜。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黄龙汤
黄龙枳朴并硝黄,参归桔草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 通便不把气血伤。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擅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2、温下
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痛发热脉弦紧,寒实内结致便秘,温散通下建功勋。
温脾汤
温脾附子及干姜,人参甘草大黄襄,寒热并行补兼泻,温通冷积振脾阳。
3、润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杏仁大黄芍枳朴,土燥津亏并热结,润肠泄热诸症却。
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润,壳泽降浊麻升清,温肾益精润肠燥,肾虚便秘服之通。
4、逐水
十枣汤
十枣汤是悬饮药,遂戟芫花等分酌,强人钱匕羸减半,得见快利糜粥和。
舟车丸
舟车遂戟芫大黄,牵牛青陈槟木香,少入轻粉助攻逐,泻水除热消肿胀。
疏凿饮子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四、和解剂
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炙草从,更配黄芩及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配大黄,枳实芩夏芍枣姜,少阳阳明见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碧玉入,清胆和胃祛痰湿,寒轻热重痞呕除。
2、调和肝脾
四逆散
四逆散非四逆汤,柴芍枳甘共煎尝,透邪解郁治厥逆,调肝理脾效亦彰。
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逍遥散
逍遥柴胡归芍药,苓术甘草烧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病及脾调而和。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白术芍,陈皮防风四味合,土虚木贼致痛泻,崇土伐木肝脾和。
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甘草枣人参,苦辛兼补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生姜泻心汤:干姜减量生姜配,水热互结消痞灵。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加重草,主治气痞腹中鸣。
五、清热剂
1、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阳明经证方,温病气分热亦良,热渴汗出脉洪大,膏知草米共煎汤,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夏麦门,甘草粳米及人参,病后虚羸且少气,气逆欲呕是良箴。
2、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脉数舌绛辨分明,犀地丹玄麦凉血,银翘连竹气亦清。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凉血解毒效力专,出血瘀结斑狂谵,热燔血分服之安。
3、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芩,火盛三焦是主因,大热烦躁兼谵语,吐血斑黄痈毒平。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酒连芩,牛翘薄僵玄蓝根,马勃桔陈升柴草,清散疫毒大头瘟。
4、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含三方,白虎解毒犀地汤,桔翘玄竹易粳柏,气血两燔急煎尝。
5、清脏腑热
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稍竹叶四般从,口糜淋痛两经火,清心除烦淋亦通。
龙胆泻肝栀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