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4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docx

上传人:前程似锦教育 2022/8/25 文件大小:1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3) B 此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4)M
3
知识点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例 2】下列关于不同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 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
A.平原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
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
,这样的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B.丘陵是指海拔
200
米以上的高地
②着色规律: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绿色表示平原 , 蓝色表示海洋, 不同深浅的
C.山地是指海拔
500
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
D.高原是指海拔
500
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③优点: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解析:平原的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丘陵海拔不是很高, 一般在 200~500
④不同地形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的特点:
米之间 ; 山地海拔高,起伏大
; 高原海拔高,起伏较小 .
地形类 型
高度
地面起伏状况
答案: B
高原
500 米以上
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
50 0 米以上
起伏大
丘陵
500 米以下
起伏和缓
盆地
不固定
中间低,四周高
平原
200 米以下
起伏小
知识点三、地形剖面图 【例 3】 读图(单位:米 ), 完成下列问题。
( 1)定义 :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 (1)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
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A. a B . b C . c D . d
( 2)优点: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低起伏的状况。 (2)在图乙中画出图甲沿 AB线的地形剖面图。
4
(3 )绘制步骤如下 :
①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如上图中的直线 AB。
②确定比例尺 : 先确定水平基线 (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 与水平比例尺 (一
般采用原图比例尺) ;再确定垂直方向的高度差(一般与图上方向的等高距相等 ) 与
垂直方向的比例尺(一般大于水平比例尺 ) 。
③量出剖面线与不同等高线的相交点间的相对位置 , 并读出其海拔。
④在剖面图上画出相应的点, 各点的水平位置及海拔必须与上一步所确定的点
相对应。
⑤把各点连成圆滑的曲线 , 在曲线内画上阴影以表示地形起伏情况。
知识点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