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消防基础知识修订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5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防基础知识修订稿.docx

上传人:燕子 2022/8/25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防基础知识修订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消防基础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往往具有有机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火灾。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钴、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三)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要求,任何可燃物产生燃烧或持续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因此,火灾发生后,所谓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不论是使用灭火剂灭火,还是通过其他机械作用灭火,都是通过上述四种作用的一种或几种来实现的。
1、冷却灭火
对一般可燃物而言,它们之所以能够持续燃烧,其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于一般可燃物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能够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导致燃烧终止。
2、窒息灭火
就是隔绝空气,阻止空气(氧)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燃烧区的空气(氧),使燃烧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烧不能持续。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时不能维持燃烧.)比如,用高压水蒸气或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等,灌注容器;用干沙、石棉布、湿棉被、帆布、海草等不然或难燃物捂盖燃烧物;密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用泡沫覆盖在燃烧物上等。通过稀释氧浓度来灭火的方法,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空间。
3、隔离灭火
可燃物是燃烧条件中的主要因素,如果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来,那么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闭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这样,残余可燃物烧尽后,火也就自熄了。此外,用喷洒灭火剂的方法,把可燃物同氧和热隔离开来。也是通常采用的一种灭火方法。泡沫灭火剂灭火,就是用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与火焰和空气隔开,达到灭火的目的。
4、化学抑制灭火
物质的有焰燃烧中的氧化反应,都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在热和光的用下,分子被活化,分裂出活泼氢自由基 H· ,H·与氧作用生成 H·、OH·、O·等自由基成为链式反应的媒介物使反应迅速进行。对于含氧的化合物,燃烧的速度决定于OH·的浓度和反应的压力。对于不含氧的化合物,O·的浓度决定了燃烧的速度。因此,如果能够有效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