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在诵读中品味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
摘要:诗词是最袖珍、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在诵读中品味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
摘要: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学样式,其语言贵在含蓄,贵在暗示。单凭老师讲析,就会泛化意境美。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揣摩,能获得身心的愉快和灵魂的净化,能使鉴赏能力在吟咏中提升。
关键词:诵读;词语意象;诗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34-01
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在诵读中反复咏唱,眼前的方块汉字才能转换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才能感受诗人的情怀,才能品尝构造的意境美。
在诵读中揣摩语句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以少蕴多、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诗词中的语言文字。弄清词句的意思,并透过表面意思领会其中深层含义。教学时,让学生在诵读中做到“三结合”就能突破文字障碍,1、结合“题眼”“诗眼”理解词语。如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抓住“幽”这个字眼,就不会把“闲居少邻并”的“少”字误解为“年少”。宋人朱淑真《咏史》诗云“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6
”。抓住“徒”这个诗眼,就不难理解作者对范增生不逢时,不遇明主的惋惜和感慨。2、结合作者背景,对准确理解词义也会有帮助,比如知道李煜是亡国之君,对他的《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客”的身份,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3、结合古诗词的句法特点来解决疑难,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对仗。有时为了格律的需要,词序会有所调整,我们在诵读时联系这些特点,对某些词语、文句上的疑点,也就不难解决。
二、在诵读中体会意象
什么是意象?李元洛在解释意象时说“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简单的说,就是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读懂了文字,还应抓住意象,品味物象的特征及物象中寄托的感情,达到整体感知。
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看见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诗人又以时间为序来组合意象。(童年时期母子分离,青年时期新婚夫妇分离,中年时期母子分离,现在游子与大陆隔离)概括了诗人成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意象有很强意指性,教学时,可通过诵读使学生全心投入其间,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主体对客观的感知和体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美感获得创造性阅读的乐趣。另外,意象又有约定俗成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