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图纸、施工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详细了解施工场地现状,认真编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铺装工程
(一)沥青砼路面
路基工程安排
为本工程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路基施工,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和工期。
配备的主要设备有:PC200挖掘机、3Y18-21光轮压路机、英格索兰DD110双钢双驱振动压路机、红旗120推土机、PY180平地机、载重5吨水车、ZL50B装载机、平头自卸运输车若干。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组织力量进行施工前的测量交桩、复测、放样,放出路基边缘坡脚等具体位置。
清理场地
路基施工前,先要做好场地的清表工作,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30cm内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也应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或清理。场地清理时认真清除表土、草、树根,机械清理不到的地方用人工清理。部分路面须将原有旧沥青路面拆除。部分边沟在快车道上需换填处理。
进行路床碾压时采用先轻后重的原则,用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最大速度不应超过4km/h。具体施工要求如下:
保证路基的稳定,碾压的回弹模量值要大于30Mpa,在0-80cm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5%;在大于80cm范围内,压实度应该不小于93%(重型击实法)。
在测量人员复核路拱、高程、边线均符合图纸要求且在含水量适合的情况进行下碾压。对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部分,整修后再洒水不粘轮时做补充碾压。回填土要分层填筑,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压实。每层厚度和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当路床土干燥时,须酌量洒水,在水分渗透后,不粘轮时开始碾压。回填时遇有淤泥等须进行清除,并填以筑路材料。
当路床土壤含水量过大时,应进行特殊处理,如碾压中出现翻浆现象,可以采用透水性良好的土壤换土,并分层填筑夯实或碾压,采用换填砂砾材料进行翻浆处理等。
路槽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2厘米,纵横段标高允许偏差±2厘米,横坡允许偏差±%。
碾压路床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采用18T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一般碾压每次重叠后轴宽度1/2,碾压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约碾压5-8遍至表面无显著轮迹,无起皮现象为止。
新填路基加强填前碾压,正常路基填前碾压的压实度不小于95%(按重型击实标准)。
路基基底清表后,按施工图设计要求先填筑。后碾压,填筑碾压完成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加强碾压,然后在进行正常填筑压实。路基压实技术标准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压实度(%)及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土路床
范围
点数
1
压实度(深度0-30cm)
快速路
和主干道
轻型击实
98
1000M2
3
用环刀法
重型击实
95
支路次干路
轻型击实
95
重型击实
93
支路
轻型击实
92
重型击实
90
2
中线高程
±20
20
1
用水准仪器测量
3
平整度
20
20
路宽(m)
<9
1
用3CM直尺量取最大值
9-15
2
>15
3
4
宽度
±200
40
直尺量
5
横坡
%
20
路宽(m)
<9
2
用水准仪具测量
9-15
4
>15
6
土方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仔细研究图纸,并积极与业主、监理、当地政府联系,对于图纸未标出的地下管线、电缆线和其他结构物加以严格保护,一旦发现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且立即停止作业,保护好施工现场听候处理。
清表后,路基分层碾压,压实度≥96%。对于土基含水量进行现场试验,含水量大于碾压最佳含水量时,及时请示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沟通处理方案,方案经业主、监理批准后按方案施工。
土方开挖后,对园区内人行道、人车混行道及停车场部分土基进行换填建筑垃圾,换填厚度为30cm。
渣石垫层
本合同段路面底基层为渣石。
路面底基层渣石结构,材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渣石、通过汽车运输及平地机摊铺,然后采用压路机压实。技术要求如下:
压实度:≥96%(重型击实法)。
碾压:12吨以上的压路机或等功效的压路机。
塑性系数:<9。
配备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的机械设备,保证按时完成本标段的路面底基层的施工。
施工流程见下图。
施工放样
准备渣石
运输和摊铺集料
整形
碾压
必要时
洒水
施工工艺流程图
准备下承层
底基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理,并洒水润湿,将路基顶面进行复测、整形,对因车辆行驶及自然因素造成的坑凹不平处,按规范要求进行填补压实。合格后再进行上层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