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免疫学名词解释
1、 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去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 生理反响,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响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 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由于存在共同抗原造成抗体对具有一样或相似 决定簇的不同抗原发生反响,此称为穿插反响。
19、 超抗原〔Superantigens〕: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T0ng/ml)即可激 活大量T或B细胞克隆〔5-20%〕,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可分为:T细胞超抗原,B细胞超抗原和TCRY6T超抗原。
20、 佐剂〔Adjuvants〕:指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 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21、 抗体〔Antibody):指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 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存在形式:B细胞膜上的膜 型抗原受体;分泌进入体液,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分泌型抗体。
22、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 蛋白,包括:具有免疫活性的正常抗体;没有抗体活性的异常免疫球蛋白。抗体 一定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23、 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 VL、VH 的超 变区受链二硫键作用而折叠成特定的空间构型,供抗原决定簇互补结合,故将超 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24、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xicity, ADCC):当IgG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细胞、巨噬 细胞、单核细胞的Fcy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的释放,发挥ADCC作用,导致靶 细胞的溶解。
25、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b〕:第一代抗体指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 抗原物质中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 如: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 抗体〕。实际意义〔1〕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2〕临床诊断。
26、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b〕:第二代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 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其特点:具有高度均一性。
27、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b〕:第三代抗体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 的抗体,称为基因工程抗体。
28、 同种型〔isotype〕:指同一物种所有个体共有的Ig的抗原特异性结构。同种 型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的CH、CL区。
29、 同种异型〔Allotype):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的Ig在抗原性上的差异。同 种异型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的CH1、CL区的特定部位。
30、 独特型〔idiotype〕: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Ig V区的抗原特异性 各不一样,其超变区各自具备的独特抗原决定簇结构,称为抗体的独特型。独特 型决定簇存在于Ig的超变区。
31、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体液或细胞外表的一 组糖蛋白,正常以酶原的形式存在,被抗体或微生物等激活物激活后产生具有生 物活性的片段,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作用,而且参入适应性免疫。
32、 攻膜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在补体活化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溶细胞效应的复合物---由C5b、C6、C7、C8、C9组成的贯穿靶细胞膜,径约 11nm
的跨膜通道,即C5b6789。
33、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通过抗体或补体的介导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 能的现象。包括抗体的调理作用和补体的调理作用。具有调理作用的成分:抗体 的 Fc 段、C3b、C4b。
34、 细胞因子〔Cytokines,CKs〕: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组高活性、多功能、低分 子量多肽,主要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响。
35、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 IL〕:由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介 导并调节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在炎症反响中起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
36、 干扰素〔interferons, IFNs):是一类由病毒感染细胞或活化T细胞分泌的, 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免疫应答作用的糖蛋白。可分为I型干扰素:IFN-a、 IFN-b;II 型干扰素:IFN-go
37、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 imulating fact or, CSF): 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 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分化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相应 细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