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制粒包衣机DPL13中文使用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1,05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制粒包衣机DPL13中文使用说明书.doc

上传人:知识海洋 2022/8/25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制粒包衣机DPL13中文使用说明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主要特色及用途




],压缩空气由外接气源(自
备)涌入顶喷枪[7],将液态物料雾化成渺小液滴,一部分作为湿润粘合剂喷洒在移
动床[5]中呈流化状态的粉末上使之胶结成团进行制粒,另一部分随气流上涨获取
充分干燥。干燥粉末被捕集袋[8]捕集,达到必定量时,风门[10]封闭,过滤室左室
捕集袋颤动,被抖下的粉末落入[5]中与种子混淆,风门[10]抖袋后又开启,一准时
间后风门[9]封闭,过滤室右室捕集袋颤动,左右两室以此循环交替颤动,清理捕集
到的粉末,使过滤袋保持通畅,达成整个喷雾干燥制粒作业。
图一多功能制粒/包衣机顶喷方式工作原理图
第二部分:底喷方式包衣的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如图二所示,底喷方式的重点零件由挪动床(原料容器)和喷动床构成。位于容器底部的底喷气流散布板分派内外筒之间的气流,大多数气流经过喷动床带动物
料向上流动至扩散干燥室,因为空间的忽然增大,空气流速也随之降低,颗粒回到原料容器,在气流作用下颗粒在原料容器内形成流态化状态,同时在喷动床与挪动床之间的气流速度差所产生的压差将挪动床底部的颗粒引入喷动床内。跟着挪动床下部的物料不停进入喷动床向上流动,挪动床上层的物料向下慢慢回落,以此形成循环流动状态。
底喷枪设在底喷气流散布板中心的喷动床底部(因与气流同向,故亦称并流式
喷雾),流化颗粒、微丸或片剂在喷动床内接受包衣资料,当颗粒在扩散干燥室向上
挪动和在挪动床向下回落时,加入液体中的剩余水份已被蒸发掉。底喷包衣战胜了
顶喷包衣作业时颗粒、微丸或片剂无序的运动,也战胜了顶喷包衣时液液在喷向物
料的过程中刹时干燥而形成不连续衣膜,致使包衣资料消耗大,影响包衣成效以及
产质量量的稳固性等现象。
图二型多功能制粒/包衣机底喷方式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侧喷方式制粒/包衣的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旋转侧喷制丸包衣装置是由一个圆筒型的制丸包衣室1底部设置一转盘

2。静
止时,转盘边沿紧贴制丸包衣室壁;开机后转盘可升起,使其转盘与槽壁之间产生
一个空隙,以便气流经过,调理转盘的高度也就改变这个空隙的大小。在进风速度不变的状况下,就能够调理风量,以适应包衣、制丸、包裹敷层工艺对蒸发介质速度快慢的要求。这类灵巧性,保证了在同一机器内,能够优秀的进行制球丸、包衣和包裹敷层。
在本装置中,物料的流化状态要近于螺旋状,这是因为有三个力的作用;转盘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盛放在其上的物料放射状地向室壁方向运动;经过空隙的气流使物料向上运动形成流态化状;物料自己的重力又克佩服流的推进,从头落到转盘上。这样安装在制丸包衣室壁侧的雾化器可将液体和粉末按物料运动方向一致平均地加入,获取平均的包裹敷层成效。
用途:
制粒:提高崩解、改良可压性、增添密度、圆化颗粒表面。
制丸:增添密度、制球丸、高效能药丸,使球丸表面圆滑。
包裹敷层:包裹能达到核丸重量的4~5倍,溶液/混悬液包裹敷层、粉末包裹敷层,上述工艺获取的球丸粒径散布范围集中。
包衣:薄膜衣、肠溶衣、缓解、控释包衣、热溶融包衣。
图三流化床旋转侧喷(切线喷)
制丸包衣装置表示图
操作触摸屏
操作方式:用手指指腹(或钝尖软铅笔)点压触控按钮直至触摸屏发出“滴”音。
按压时间:按压触控按钮直至弹出目标画面(换画面按钮);按压触控按钮直到该按钮状态发生改变(功能按钮)。
注意事项:
A不可以用金属物件点击触控面板,也不可以用力按压或敲击触控按钮。B不可以用水冲刷触摸屏面板,也不可以用带腐化性液体擦试触摸屏面板。
C应保持手或其余操作工具的洁净,不要在触摸屏面板上留下不易去除的污迹。D应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