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地震伤员康复体会.pptx

格式:pptx   大小:217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伤员康复体会.pptx

上传人:晴雯 2022/8/25 文件大小:2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伤员康复体会.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何龙文等
31例地震伤员康复体会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
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背 景
1、
2、2022年5月22日至5月28日,上海市残联组建 “中国行腰背肌训练,在硬质腰围保护下进行轴向翻身训练,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
第九页,共三十三页。
方法与对策
4、颈椎压缩性骨折伤员:
经X线检查属于稳定性骨折,给与佩戴颈胸固定支架后,进行体位转换训练,鼓励伤员坐起,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和站立位平衡训练等
第十页,共三十三页。
方法与对策
5、截肢伤员
分别进行残端康复训练,残断弹力绷带的正确的使用,相邻关节正确体位的训练,纠正髋关节的外展外旋
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方法与对策
6、脑外伤伤员:
主要指导功能位的摆放,使用踝足矫形器进行踝关节的正确摆放,四肢的关节运动,肌肉按摩,翻身,呼吸和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
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方法与对策
7、在伤员中出现的创伤后应急障碍的伤员3例辅以心理康复治疗。
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结果
经过5~7天的训练
1、骨折伤员:
关节僵硬的情况明显改善
关节疼痛病症也明显缓解
骨折远端皮肤水肿消退
非受累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
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结果
2、颈、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员:
腰背肌疼痛病症缓解
体位性低血压病症消失
肌力也明显增加
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结果
3、截肢伤员
残断的水肿明显消退,
髋关节外展外旋位得到纠正,
关节僵硬疼痛病症缓解
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结果
4、脑外伤伤员:
已能做到正确摆放功能位
呼吸和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已能正常进行
受压突出部位经按摩未出现红肿情况
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结果
5、功能康复与心理康复结合治疗对创伤后应急障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3名伤员心理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讨论
1、康复必须从早期开始,但在地震区域内,由于伤员较多,急救处理的任务非常重,加上当地康复力量严重缺乏,导致较多的地震伤员不能及时得到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从而造成了上述的功能障碍。
〔一〕早期介入对伤员减少残疾发生和最大限度
降低残疾程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2、根据?地震伤员康复指导标准?骨折介入时间是:
▲在骨折固定术后、复杂性骨折手术后伤口初步愈合、无移位的外固定骨折后1-2天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上下肢截肢术后伤口愈合一周,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感染和出血征象即可康复介入;
▲脑外伤的康复应贯穿急性期到恢复期;
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
1、地震中,骨折、截肢、脑外伤又是最常见的地震伤,2001年印度大地震中多数也是骨折伤员,他们的经验说明对于骨折病人不仅仅是固定,而是要建立功能。在接触的多数伤员,发现在手术后没有接受正规的康复指导,不但骨折邻近关节处于制动状态,有时无牵连的关节也处于制动。
〔二〕康复不仅仅是肢体功能训练,要注重
康复理念介入及心理康复等。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2、我们康复医师在做评估时伤员就感到关节疼痛,接触的三个截肢伤员,两个大腿和一个小腿的残端都是不正确的摆放,伤员采取仰卧位或者坐位,残断下垫上枕头,加上伤员的随意性,三名伤员无一例外地出现髋关节外展外旋,其中一例在训练时平卧位已不能伸展髋关节,经过两天的俯卧位训练髋关节已根本能完全伸展,外旋也明显好转。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3、四名脑外伤伤员相对较好,当地的护理已很到位,这些伤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肢体摆放没有在功能位,踝关节已有跖屈内翻,我们的康复医生就对功能位的摆放以及各期康复要点进行辅导,包括各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肌肉力量的维持训练等。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4、在地震中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都比较多,我们这次组队时也整合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分别给三名伤员进行了认知行为治疗,加上肢体康复训练后,伤员病症明显好转,精神状态已根本恢复。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1、对于一些稳定性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员,在佩戴硬质腰围后鼓励他们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不必要的功能障碍的出现;
〔三〕康复辅助器具在康复医疗救援工作中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2、颈椎骨折稳定或者已经行内固定的伤员给于颈托或者稳定性不高的给于颈胸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