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神病知识及病人管理
序言
精神病人随处可见,在15岁以上人群中约占1%
精神病人给社会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相当一部分被无情抛弃。
精神病人本身自知力缺失,人格不全,生存质量极差,值得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切同情
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有责任妄想,夸大妄想,洞悉妄想,升官发财等)
情感障碍 (低落,高涨,焦虑,恐惧,淡漠,不协调)
常见精神症状
一 精神分裂症
二 心境障碍
三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四 偏执性精神病
五 癫痫所致精神病
六 精神发育迟滞
二 六种重型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描述性定义:
病因未明的一组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
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
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什么是分裂?简单的理解就是思考结构脱节,破裂,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
智能尚好
自然病程迁延
多数呈复发和加重(慢性化和衰退)
部分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个性改变
类焦虑、抑郁障碍的症状
偶然出现的不可理解的行为
敏感、多疑或不能解释的害怕
对自己躯体某部位的过分关注
早期症状
核心症状
阳性症状(正常心理功能的偏移)
幻觉、妄想、言语行为紊乱、精神运动性兴奋…
阴性症状(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
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
认知功能障碍
命令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
议论性幻听:
争论性幻听:
精神分裂症特有幻听
一、症状标准( ≥2/9项 单纯型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被动躯体活动、情感、行为或意志)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CCMD-3)
严重程度标准
1,自知力障碍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
1,≥ 1个月 2,单纯型 ≥ 2年
排除标准
1,器质性精神障碍(脑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治疗策略
1 早期治疗
2 急性期治疗 (4 ~ 8 周)
单一药物治疗足够剂量
3 巩固期治疗(3 ~ 6 月)
维持有效治疗量不减
4 维持期治疗 ( 1~3年、3 ~ 5 年)
坚持长程治疗计划,防止复发
心境障碍(情感障碍)
病理情绪
躁狂 抑郁 焦虑 惊恐
恐怖 偏执 敌对
描述性定义
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疾病。
主要特征
1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
2 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
3 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4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5 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转为慢性
心境障碍的分类(CCMD-3)
躁狂发作(躁狂障碍)
抑郁发作(抑郁障碍)
双相障碍(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也可以混合存在)
持续性心境恶劣障碍
躁狂发作(躁狂综合征)
1 情绪高涨(一周以上)
2 思维联想 加快----奔逸----“破裂”
3 活动增多
4 认知障碍 夸大、自我评价过高
5 躯体症状 睡眠需求下降、食量增加、性欲 亢进
抑郁发作
1 抑郁的基本心情:情绪低落(2周以上)
2 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 未语泪先流
3 隐匿性抑郁症:只述躯体症状不谈心情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活动减少
三无症状:无助、无望、无价值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抑郁的伴随症状——生物学症状
1 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
2 睡眠障碍——早醒
3 性欲减退或丧失
4 体重下降
5 内脏功能下降:胸闷气短、消化道症状、疼痛
6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是指一组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两种疾病的临床相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1)有典型的双相障碍的抑郁或躁狂临床相,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先后在发病中出现。
(2)病程呈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
(3)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部分病人可有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家族史。
(4)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