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8/26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甘肃播送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归类与用法
分校 甘肃电大武威分校
教学点 古浪教学点
是否申请学位 历史传统观点的影响。
首先, 从副词本身看。同印欧语系诸语言的副词相比, 汉语的副词是一种相当特殊的词
类。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A副词虚化程度不一,一方面其外延不甚清楚, 范围不易确定,同形容词、时间名词、连词、助词、代词等都存在着交叉纠葛的现象,。另一方面其内部不是一个均匀的整体, 各成员之间在功能、意义和用法等诸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异。B在句法功能方面,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充当状语,在一定条件下, 有些还可以充当准定语和高谓语。C在搭配功能方面, 大多数副词具有定位、粘着的倾向, 但也有一局部副词, 尤其是评注性副词, 较为自由、灵活。D从绝对数量看, 核心的、典型的副词只有几百个, 而以比拟宽泛的标准界定, 那么总共有一千个左右。
其次, 从分类标准看。多年来, 人们在确定副词虚实归属时, 提出一系列互相矛盾的分类标准。大致有四个方面:A以功能为主的标准,B以意义为主的标准,C功能意义兼顾的标准,D其他综合性标准, 譬如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等等。但凡比拟重视句法功能的, 一般都将副词归人了实词, 但凡比拟重视意义虚实的, 那么往往把副词归人了虚词。而采取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标准, 要想都兼顾又难以做到,只能两者择其一。此外, 又有人提出了自由与粘着, 定位与不定位, 开放与封闭以及使用频率、语音变化等一系列相关的参照标准, 以此作为确定副词虚实的依据。然而, 由于副词本身的情况过于复杂, 这些标准都很难真正解决问题。总之, 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甚至相同的标准也可能引出不同的结论, 这以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最后, 从历史影响看。在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当中, 虚词研究一直占有相当的地位。自?马氏文通?以来的早期语法书, 包括?新著国语文法?、?中国现代语法?、?语法修饰讲话?等等, 都是以意义作为划分虚实的标准的,而且在古往今来的许多虚词词典几乎都包括了副词,副词属于虚词在历史上有一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而现代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把副词定为区别词的一种(另一种是形容词),他虽没明确说明副词的虚实,实际上是把副词作为实词看待的。【3】王力先生那么认为:“实词之中,每一个词都有它的理解,它们都给予咱们一种实在的印象……副词可以说是介乎虚词之间的一种词,它们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也不算纯实,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所以,他把副词归为半实词。【4】
正是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 使得我们在确定副词性质与虚实归属时, 常常陷人了两难的境地。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觉得把副词归入虚词比拟可行,这是考虑了副词和虚词在实际作用的表达而定的。而且历史上的虚词词典也一般也副词归入虚词,这个观念由来已久。而从副词与虚词的作用上我们可以看到虚词在语言中的实际作用主要有四方面:
帮助表达实词之间某种语法或语义关系。比方:〔1〕木头和桌子都搬走了。〔2〕木头的桌子都搬走了。例〔1〕用“和〞,表示“木头〞与“桌子〞之间是联合关系;例〔2〕用“的〞表示“木头〞和“桌子〞之间是修饰关系。
帮助实词添加某种语法意义。例〔3〕我看见他拿了两个苹果。〔4〕我看见他拿过两个苹果。〔5〕我看见他拿着两个苹果。同是动词“拿〞,例〔3〕后面加“了〞,表示拿这个行为动作实现或者说完成了。例〔4〕后面加了“过〞,表示他有“拿过苹果这一经历〞例〔5〕后面加“着〞,表示拿这一行为动作的持续。显然,“了、过、着〞帮助动词添加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
帮助改变词语的表述功能。例如“吃〞,是动词,从意义上说,表示行为动作。从表述功能看,表示陈述。但后面加个“的〞,“吃的〞就成名词性成分了,从意义上看表示事物了。可以指“吃的东西〞从表述功能看,表示指称。
帮助表达某种语气。例如“了〞、“吗〞、“呢〞等。
而副词在汉语中实际也起着上述四方面的作用。
第一类:“他们上海人〞,既可以分析为同位性偏正关系,也可以分析为主谓关系。如果在“上海人〞之前加上“也〞,“他们也上海人〞就只能理解为主谓关系。
第二类:。。两句都表示行为动作的持续或者说行为动作正在进行。但A句没有副词,只是表示在说话人说话的时刻,张三“跳〞这个动作的进行。B句有了副词“还〞就表示张三“跳〞这个动作从说话前的某个时刻到说话时一直都在进行,动作行为跨两个时点——说话人所指明的某个时点和在此之前的时点。
第三类:名词一般都表示指称,在名词前加副词,其表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