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半路接班的“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学期伊始,作为初三的化学老师,我开始了第五次的半路接班历程。没有丰富的经验,也没有骄人的成绩,在这里我只想浅谈一些做“半路”班半路接班的“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学期伊始,作为初三的化学老师,我开始了第五次的半路接班历程。没有丰富的经验,也没有骄人的成绩,在这里我只想浅谈一些做“半路”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一、家访拉近你和我
今年九月份接班以前,我从未参与过任何本年级的教学工作和活动,对初三(1)班也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从各科老师口中对这个特殊“1”班略知一二,若以这种陌生的方式进入班级,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所以在开学前的暑假,我便对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进行了逐一家访,在家访过程中,不仅了解到每家每户住的远近,学生骑车还是坐车上学,更多的就是在每家两三个小时的沟通交谈中了解孩子的暑期生活,作业完成情况还有开学后的打算,在聊天式的家过程中,也让家长对我提出的新学期要求有所了解,对初三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后打算有所了解,每次家访都是在拘谨的环境中开场,以和谐的告别作为收场。
在这种每家每户逐一家访的过程中,不仅拉近了新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通过这种“三方会谈”,我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也比较有利于开学后学生工作的展开。而家长看到班主任能在暑伏天还能逐一家访,也对新老师留下了负责任的良好印象,并能切实感受到教师是真心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前途着想,今后才会积极配合学校顺利开展工作。所以说,家访工作对于新接班的班主任来说可谓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二、严是爱,溺是害
新接班就发现了一些常规管理上的漏洞,比如说手机问题。本班有将近一半同学都是有手机的,可是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进入教室,为此还签了家长协议书,可是有些学生确实因为体育训练或者离家较远,不得不带手机,那么对于手机的在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我每天进班第一件事就是收手机,专门准备了一个红色的布袋,我收了一个月之后,就开始有同学主动提出承担每日收手机的任务,有个别同学认为班主任疏于对手机的管理了,就偶尔有几天不交手机,我发现后,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采取了先独立教育,让他明白为什么要每天收手机,并且讲清楚需要和家长联系时,是可以在办公室里领手机解决完问题再放回来的,再对全班进行批评教育,最后采取没收一周的处罚决定。久而久之,每天晨检之后,负责人都会将收好的手机,放在班级最后面的教师听课桌上,即使我忘记将手机拿回办公室,也再没发现有人私自动过手机,仿佛那一层薄薄的布袋,隔着的不是手机与手的距离,而是隔着一种纪律一种约束一个不需加锁的保险箱。
再比如首饰和一些不必要的装饰品,我也会采取暂时保管,中考毕业后再归还的政策,开始还有学生戴手环、手链、戒指、项链,甚至有些学生的饰品还比较贵重,其中不乏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我一点都没有放松对大家的要求,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只要违反规定,当着全班摘下,予以没收。时间长了,同学们觉得张老师真是眼睛又尖,管理又严,没有任何求情余地,慢慢的也就没有人再戴了。
关于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