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2、为什么要强调核安全文化
3、什么是核安全文化
4、如何加强核安全文化
事故
事件
偏离
特大事故(切尔诺贝利)
重大事故
具有场外危险的事故(三哩岛)
无明显场外危险的事故(JCO)
严重事件
事件
异常
低于本表级别
安全上无重要意义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当地时间,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在试验时不幸失控,引发爆炸,核反应堆很快熔毁。反应堆堆芯及部分反应堆及汽轮机厂房被摧毁,大量放射性物质释入大气,28人死亡(其中6名消防队员),厂区30公里范围内近12万居民被应急撤离,放射性沉降物影响到大片欧州国家,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位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首府基辅市北郊130公里处,离白俄罗斯边境约20公里,共有4台核电机组,每台100万千瓦,由北向南成一条直线,各间隔150米,4号机组在最南端,分别于1977、1979、1982和1983年投入运行,另有2台当时在建,发电量占乌克兰发电量的一半。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有4台电功率各为100 万的石墨慢化沸水冷却压管式反应堆机组,事故发生在4号机组,当时正在低功率工况下(计划25%功率)做汽机惰转状态下的发电试验。试验目的是验证在失去外电源的情况下,延长活性区强迫冷却时间的可能性。
把试验看成一次非核试验,没有与负责运行和安全的人员沟通,没有安全注意事项,没有注意到可能的风险。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2%低浓铀,2台汽轮发电机组,
1660根工艺管道、每根内装2个组件、
每组件有18根燃料棒,211根控制棒。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事故经过情况:
4月25日(五一节前的周五)
1:06 开始从100%满功率(热功率320万千瓦)工况下开始降功率
3:47 降至50%功率,按计划关闭一台汽轮发电机组
14:00 按基辅电网调度要求,推迟降功率(如不推迟,可在白班试验),以50%功率连续运行约10小时,氙毒上升,不断提控制棒补偿反应性
(程序规定:有效棒数小于26根要经总工批准,实际已小于此数)
23:10 开始继续降功率
24:00 交接班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事故经过情况:4月26日
0:05 继续降功率时,自动控制系统维持不住功率,热功率降至72万千瓦以下(70万千瓦以下会出现正温度系数),最低达3万千瓦
1:00 操纵员成功地将功率恢复为热功率20万千瓦
1:15 切除蒸发器自动停堆信号(重大违反程序!)
1:19 提棒增加功率,此时堆内可能只有8根棒了(要求堆内至少有15根棒),操纵员得到反应堆是稳定的假象
1:23:04 关闭汽轮机主汽门,开始情转试验
1:23:10 自动棒提起,产汽增加,正温度系数引起功率快速上升
1:23:40 手动紧急停堆
1:24 二声爆炸,第一次蒸汽爆炸,第二次燃料氢气爆炸,随后引发石墨碳化产生的可燃气体大火
1、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
到5月2日有1800架次军用直升机抛投5000多吨砂子、粘土、硼(40吨)、铅(2400吨)、白云石(600吨)等材料
26日早晨用4小时撤离核电站所在地的25000名居民
用1216辆大型公共汽车、300辆卡车,撤离30公里范围内的约12万名居民
400人15天内在机组下面挖建混凝土铺板,开始建石棺
5月9日扑灭石墨引发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