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高校中国画专业中国画教学现状与出路.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中国画专业中国画教学现状与出路.doc

上传人:关羽 2022/8/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中国画专业中国画教学现状与出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中国画专业中国画教学现状与出路
[摘要]高校中国画专业既要培养专业绘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又要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实现传统绘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这就对高校中国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中国画专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亮,实则失去了中国画“写意”的韵味,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因此,部分教育家认为,当前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以西方技法和审美表现中国题材的问题,最后导致个人作品“不中不西、不伦不类”。

中国画是我国文人雅士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一个庞大的绘画知识体系,工笔、花鳥、山水、印记、书法中的某一部分都可以自成一体,开设一个独立的专业。当前,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着“大而全”的问题,一方面将我国传统中国画所涉及的题材一一纳入课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每一类题材所涉及的技法、方式也进行了全面铺陈。这看似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对每一类中国画主题的认识与创作,但其课时比较有限,每一个主题只能采用30个左右的课时进行教学,很难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临摹能力、创作能力等。这必然导致学生只是对于各个知识点有粗略认识,会简单创作,却无法掌握中国画的精髓并进行更加深入、更加专业的自主训练与创作活动,不利于中国画专业学生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校中国画专业中国画教学发展出路
高校中国画专业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业界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积极创新中国画教学方式,努力提高中国画课程教学质量成为中国画教师重要的任务。

良好的理论素养是提高中国画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本要求,然而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既有赖于学生个人扎实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需要高校有针对性、专业化地进行理论教学活动。基于此,高校中国画专业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理论素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严格“把关”招生环节,增加线描、书法、绘画基础理论方面的考试内容,把国学经典纳入文化考核内容,并且要提高“文化线”标准,招收“专业”和“文化”协同发展的优秀学生。中国画设置教学内容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设置一个明确的学****方向,在學生入学之后,循序渐进地开展理论教学活动,同时注重各学期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使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进行创作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中国画学****效果。

中国画既迥异于西方绘画技法与审美标准,也迥异于其风格特征与文化内涵,由此需要高校中国画专业能够围绕中国画“外师造化”、书画同源、意境深远、深藏不露的特征,建立起一套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首先,中国画教学要“借古开今”,临摹为先导,即在向学生讲授中国画背景知识、画家意图、风格特征、绘画步骤之后,要求学生赏析、学****临摹优秀绘画作品,感悟绘画作品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计白当黑、以形写神、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及由此所带来的美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美,学****表达美的技巧,激发其自主学****的积极性。我国传统文人的绘画学****方式虽然笨拙,但却在不断顿悟的过程中提高了个人的创作能力,提升了个人绘画作品的创作境界,达到一种随意而为却章法规范、个性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