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哦,香雪 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哦,香雪 教案.docx

上传人:羹羹 2022/8/2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哦,香雪 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哦,香雪 教案
《哦,香雪》教案
教学目标
1.教授整体领悟的阅读方法,培育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实力,引导学生对文章或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有一个总体把握。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观赏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这些都会带给她们热情的话题和奇妙的遐想;在这新奇与憧憬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将来生活的个人幻想。
2.她们感爱好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留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宠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香雪:留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高校、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3.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明确: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学问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相识。文化学问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英勇,更突出。“学问就是力气”,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4.怎样相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明确: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学问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学问、追求文明的道路上英勇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才智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剧烈的时代意义。
5.假如用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你会选择哪几个呢?
2 明确:追求学问,有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真纯、尊严、执著与坚毅。
(二)鉴赏人物形象
小说胜利地塑造了几个特性显明的人物形象,着力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迈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姑娘的形象,她文雅、纯洁、朴实,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作者展示人物这种特性特点,不仅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更注意人物的心理刻画。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
1.分角色读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品尝探讨她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
明确:不同的人物话语不同,潜台词特别丰富。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示意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雅害羞,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


2.分段朗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探讨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具体?
小说重点描写了香雪一段小小的历险经验: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憧憬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当她一个人站在生疏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验了一系列的改变:怕——不怕——迟疑——坚决。
,找一找相关的景物描写。
(1)第71自然段“现在她胆怯 这生疏的西山口,胆怯 四周黑幽幽的大山,胆怯 叫人心跳的宁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胆怯 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2)第74自然段“她站了起来,突然感到心里很满足,风也柔软了很多。她发觉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覆盖着,像母亲庄重、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颂。”——不怕
(3)第75自然段“她环视群山,群山缄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知她应当怎么做。”——迟疑


(4)第76自然段“小溪的歌颂昂扬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时常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