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下 112 《与妻书》(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必修下 112 《与妻书》(教案).docx

上传人:淘淘 2022/8/27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必修下 112 《与妻书》(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与妻书》教案
【文本解读】
林觉民作《与妻书》,与妻诀别,倾诉衷肠,一面表达对妻子的至爱,或直抒胸臆,或追忆往昔,一面又冲破儿女情长,晓以国家大义,时时作解释和安慰。“吾至爱汝”的深情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勇决,宛如两种旋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多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任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汝其善抚之,使之肖(像)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今后的日子)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靠近)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实在,的确)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婚配,嫁给)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想象,揣摩)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大恸)。辛未三月念(俗同“廿”,二十)六夜四鼓(四更天),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各位伯母、叔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思考2】理清层次,把握线索
,概括各部分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第1段),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及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5段),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6~8段),作为遗书的结尾,是第二部分的补充与加深,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作者反复强调“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明确 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时,……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段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4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第5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段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7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8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思考2】理解内容
,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却写得如此委婉,“汝忆否?”一段近乎闲情逸致。你怎么看?
明确 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伟大。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而第5段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是简单的重复还是论述的深入?
明确 这是论述的深入。第一次向妻子解释,是在概括的述说后得出的结论;第二次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是在详细叙述钟爱之情以及与当时形势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思考3】品味语言
《与妻书》中“一念”和“一恸”这两个词语,一般都解释为“一个念头”“极悲痛”;但有人指出对两个“一”的含义理解有误,“一念”的“一”应作“专一或纯正”解。“一恸”的“一”则应作“都、全”解。你认同哪种解释?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  (1)“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句中的“一念”是文言词语,“一”的词性相当于形容词,是修饰“念”的,解释为“专一”或者“纯正”,就是指抛弃杂念,思想纯正专一。
因此,这个句子可译成“我极爱你,正因为这纯正专一的念头,才使我勇于去献身”,这令人想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2)“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一层写了“吾今不能见汝”而“恸”,一层写了“汝不能舍吾”而“恸”。可见“一恸”的“一”囊括了“吾”与“汝”两个方面,作范围副词“都、全”讲。因此,“一恸”意即“都极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