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志愿填报最全知识点2022
高考考试结束之后,高考志愿填报同样重要,那么志愿应该怎么填报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最全知识点202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调档线、录取线
相对顺序志愿填报方式而言,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但平行志愿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一,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提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招生计划为100人,提档比例为102%,则被提档的102名考生中,肯定有2人面临退档风险,分数越接近投档线的考生风险越大。(假设学校不增加计划)有的省试行平行志愿100%的投档,还有一些高校承诺提档不退档,这些做法都降低了考生被退档的风险。
其二,由于考生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高考成绩未能达到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高校的投档线,根本不会被投档,录取与否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考生虽然达到了学校的投档分,却没有达到所报的专业分,而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将会被退档。
其四,各平行志愿高校间没有梯度,投档成功率会下降。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投档后被退档的理由,主要是高考总分低、专业不服从调剂、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体检不合格等。退档后,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是指某一院校调阅考生电子档案数与计划招生数的比例,在实行平等志愿的省份中,一般在105%-110%之间,并在各院校的《招生简章》予以公布。
就是生活中常说的楼梯的台阶,有些楼梯两个台阶之间的高度差比较大,我们就说其梯度大;反之就其梯度小。在志愿填报中的梯度只表示两个或几个院校之间录取线差值的大小。在志愿选报中梯度包括志愿梯度、院校志愿梯度、专业志愿梯度、院校志愿级差、专业志愿级差。
院校志愿梯度是指同批次各个不同院校录取线之间的差值(即录取线差距),以及同一院校非第一志愿与第一志愿或各个志愿之间的投档线差值。梯度的大小用级差来表示称为院校志愿级差。
同一院校不同专业录取线之间形成的差值叫专业志愿梯度。考生地选报志愿时要注意使院校与专业之间形成合理的梯度,以免造成滑档、进档退档或死档的风险。
是指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或是某些院校在录取二志愿和其它后续志愿考生时采取的一种限制性政策,它分为院校志愿级差和专业志愿级差。
,分数优先
就是优先安排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只有在已调档第一志愿专业考生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
分数优先(成绩优先),即在录取专业时优先安排分数高的考生,从其第一专业志愿开始看是否录满,若未录满,就安排它在第一专业;否则就看下一个专业,依次类推。
就是将考生先按某一科类招进来,如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大一、大二不分专业,统一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时根据本人前期的考试成绩和意愿,再进行院系或专业的选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其原则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投档前电脑依据全体考生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不分院校志愿)。第一名开始检索,根据考生成绩由高到低遵循志愿依次向下投放。
在此种投档方式中,录取的决定因素是考生的总成绩,几个志愿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或平行的),但不是说各志愿之间的次序和梯度是并列或平行的。
投档时电脑只能从考生第一志愿开始检索能否投档,若第一志愿投不出时,电脑才会检索第二志愿,依次类推。
因此,考生在填报院校志愿时只要能拉开一定的梯度(即二志愿比一志愿低,三志愿比二志愿更低),才能确保不吃亏。如果梯度过大会造成高分低就;梯度太小,会形成无效志愿。注意不要形成零梯度或反向志愿梯度。
包括五个类型,分别是: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批次。
温馨提示:大部分省份无本科三批,上海、浙江、山东只有提前批、本科批次、专科批次。
正确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预估出自己的成绩,在估分时可以留出上下十分的浮动。
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
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集数据。不要只看最近一两年的数据,你可以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做分析,预测今年分数的大致走向。这个事情说起来似乎很轻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情况,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还没有开始这项工作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