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风俗作文(6篇).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俗作文(6篇).doc

上传人:游园会 2022/8/2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俗作文(6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俗作文(6篇)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有关民俗风情的。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喧闹的节日。由于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许多传统****俗!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预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日,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奇故事。传奇,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狠特别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许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可怕声、光和红颜色。一日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观察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风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好玩的风俗。
民风民俗作文 篇三
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不,腊月二十九一早,我们便兴高采烈地赶到了姥姥家。今日,家中要上演我们的传统节目——捏花馍。
姥爷将面盆上的湿布揭起,倒上些碱水,和爸爸轮番上阵,将近一个小时才将面团揉匀。这时的面变得白澄澄的,好像个胖娃娃。
接下来这个环节可是我最喜爱的——捏花馍。这就应当姥姥、妈妈这些心灵手巧的女同志们大显身手了。一块块面团,在她们手里翻来覆去地揉搓着,与此同时,姥姥又开头给我讲那些令我百听不厌的民俗故事:“说起来,这花馍馍也是咱们山西过节时的传统咧。以前,我们只要有一户有喜事,家家户户都捏馍,以示庆贺:邻家喜得贵子要送‘金锁馍’,给老寿星祝寿要敬上‘寿桃馍’;每逢佳节也要做馍,很有代表性的就是中秋,要捏——”


“——‘月饼馍’!”我接过话头,这我早已烂熟于心。
嘴不停,手也没有一刻休息。面团在姥姥手中翻来覆去地揉啊捏啊,几经抻、拉、压、拽的“熬煎“,姥姥将面团揉成长条,盘了又盘,最终筷子剪刀齐上阵,不一会儿,那“兔子”便有了形,大耳朵,小尾巴一应俱全。姥姥又端出一碗早已预备好的大枣,挑一个去了核,剪一半,往兔眼上一戳——喝!一只活敏捷现的“玉兔”便呈此刻我们面前,小巧玲珑,令人爱不释手。
一个个面团经姥姥之手,变得形态各异,生动至极,好像实物一般。石榴,桃,蝴蝶等等,一应俱全,还有一条摇头摆尾的大鲤鱼呢!我也努力仿照,照样捏了几个,自我感觉极好,托着处处炫耀。
我们忙了一个多小时,直至汗流浃背。案板很快便摆满了花馍。是时候该下锅了!在等待的时间里,我的心境简直能用“望眼欲穿”来形容,总有“揭开锅盖来看看”的欲望。其实,不出半个小时,花馍馍就“新奇出炉”啦。每一个都发酵得很好,比入锅时大了几圈,显得非常饱满。一只热腾腾的“大桃”握在手心,只不明白从何处下口,可第一口咬下去,便是满口的香气,这香不一样于平日常吃的馒头香,这其中还掺杂着我们的汗水与欢快,两种截然不一样的味道,让这馍更添了一份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