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诗词三首(2).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三首(2).docx

上传人:刘禅 2022/8/27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三首(2).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古诗词三首(2)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
古诗词三首(2)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2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4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4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