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乐理入门基础知识(3篇).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乐理入门基础知识(3篇).doc

上传人:老狐狸 2022/8/2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乐理入门基础知识(3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乐理入门基础知识(3篇)
乐谱分类方式一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2356,是乐谱的根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

乐理入门基础知识(3篇)
乐谱分类方式一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2356,是乐谱的根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表达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消失,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根底,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根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良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闻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良,大力提倡,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连续改良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月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进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汲取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根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工程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供应了根底。
3、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其次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其次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依据所用的谱号来打算。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开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