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观。其古诗全 文如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前言】
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观。其古诗全 文如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前言】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题目一 作《别意》。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 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 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 帜。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 “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 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 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 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
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 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 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
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翻译】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 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 极想法。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 活送出祝福。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 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 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 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 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 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伤感,做到出以淡
语,含而不露。同时,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 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 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
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暗示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欲问行人” 二句,用问句提起友人行踪,侧面写送别,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 “眉眼盈盈处”,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 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