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带拼音有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879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带拼音有解释.doc

上传人:知识无限 2022/8/28 文件大小:8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带拼音有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cui)。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qīng
qīng
里在第三天的傍晚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赏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宛,并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绘自然引出皇官,仿佛是在歌颂皇上的恩情,所以连皇帝都很喜爱。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嘲讽成效的写法,就叫委宛。我们认真一思索,就能品尝到里面暗含的嘲讽意味。
七步诗
——曹

煮豆持作羹,漉菽认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后代缩略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zhǔ
dòu
rán
dòu
qí






lù
chǐ

wéi
zhī






qí
zài

xià
rán






dòu
zài
fù
zhōng
qì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






作者背景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着名诗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干,获取曹操的喜爱,所以遇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疑,此后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
注词释义
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此刻的锅。
萁:豆秆。
漉:过滤。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
古诗今译
煮豆子焚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呜咽。本是
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须这么焦急!
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慧,能下笔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此后,怕曹植威迫自己的地位,想伤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以内做成一首诗,不然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边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此刻豆秆却在锅下边焚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抗争。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当是骨血情深,真挚相至,但此刻倒是骨血相残,表达了心里的悲忿。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奇妙,平时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ú
liányōu
cǎojiànbiānshēng








shàng
yǎuhuáng
lí
shēn
shùmíng








chūncháodài

wǎn
lái
jí









dù
wúrénzhōu
zìhéng








作者背景
韦应物(737-792),唐朝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此后奋发念书,成为出名的诗人。其诗多写田园风光,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尊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代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注词释义
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最爱,只爱。
春潮:春雨。
野渡:荒田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任意飘浮。
古诗今译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委宛啼鸣。带雨的春潮在夜晚来势更湍急,荒田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在滁州当官时,最喜爱西涧幽静的风景,常常一个人到涧边漫步。岸边的绿草、树丛中的黄鹂,所闻所见都心旷神怡,让人恋恋不舍。一场忽如其来的急雨,使春季本来就高涨的涧水更为湍急,渡口的梢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冲得横在岸边。一船来说,船渡往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