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
同济高校附属七一中学 周旭峰
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知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须要的欢乐。全书主要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
同济高校附属七一中学 周旭峰
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知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须要的欢乐。全书主要讲解并描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友之道、志向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的言论、配以李泽厚先生的解读,书中每一个片段都使我们在处事做人上有所启迪。
孔子始终非常重视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表明着一种主动的学习看法,静默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推崇的,所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必需具备的。孔子对于学习也提出了许多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话已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名言名句了,其所蕴含的道理已不用多说。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李泽厚在记中重点说了这个“敏”,体现了孔子对于学问对于学习的渴望,不断努力追求的精神也始终被中国文化所赞许和实践。
《论语》虽然已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籍,但现在对我们教化工作者依旧有重要的影响。
1、它提示着我们:对学生要充溢仁爱。《论语》文中多处提到了仁爱。可见,在孔子的心中仁爱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
2、教学要重启发引导。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需抓住合适的时机、把握好“度”;二是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需明确要求、触类旁通。针对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迫切地希望通过主动学习来驾驭它。
3、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只读书学习而不会主动地思索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假如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怀疑不解,精神乏累,就成为“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