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7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8/29 文件大小:2.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坑支护应急处理方案
应急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
~,基坑西侧紧邻二期待开发地块,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其余区域基坑安全行等级为二级。采用搅拌桩作为止水桩,直径为800mm,桩长为22m性土层以及富含空隙水的地层,使用这种方法具有明显优点:在该类地层施工土钉或锚杆容易垮孔和漏水,施工困难而且还会导致漏水漏砂反而加剧了围护结构的位移。而打入式锚管无需成孔,能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
打入式锚管结构与注浆钢花管类似,选材多用无缝钢管。为了保护泄浆孔眼并增大抗拔力,可在泄浆眼上方焊上角钢倒刺。下管时可利用震动打管机也可用“滑道锤”,钢管加长采用钢筋帮焊。类似预应力锚索中工字钢的用法,整排锚管施工完毕后在锚管上下两侧沿水平方向安置,钢筋与钢管点焊连接,然后再用不等边角钢将钢筋和钢管焊接成一体。

(1)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查明其确切原因,对基坑、相邻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造成的危害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处理;
(2)制定基坑病害事故处理方案时,不仅要对基坑事故能进行有效抢救,还要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进行保护,不应产生不利影响;
(3)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及时迅速组织抢救,避免丧失抢救时机,酿成更严重后果;
(4)事故处理后,应在事故发生部位及相邻部位增加监测点加强监测,及时进行预报工作,严防事故再度发生。并应抓紧进行诱发事故原因的整治工作,彻底清除事故隐患;
(5)基坑事故造成地下结构损坏时,应根据损坏状况和其重要程度,采取有效加固方法进行处理,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2、应急预案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成立项目应急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负责并指定现场经理具体负责实施。由现场经理、安全总监、专业责任工程师,各分包单位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见下表:


接到报警后,迅速奔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初步组织指挥抢险救援,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现场形势并对周边建筑物受损情况作出判断,决定是否将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居民搬离场地。

立即组织可以邀请到的相关专家人员到现场察看实际情况,通过专家组讨论确定下一步抢险救援措施。

配合项目经理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组织现场人员及相关设备进行抢险,确保在短时间内使基坑得到安全。

配合项目经理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将专家组的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文件,以指导现场实施,避免因抢险出现次生危害。

负责抢险物资的及时供应。

负责抢险工作的现场指挥和抢险人员的安排。把现场物资材料及时运到安全地点,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负责抢险方案的现场确定和各种计划编制。

保证抢险作战人员的食品、茶水、毛巾充足,做好后勤保障,及时传达项目经理的命令和各种信息反馈工作,对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鼓舞斗志。

序 号
紧 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