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特点
1、规划结构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体现天为至尊、宗主天下、敬天法祖的礼制。
2、里坊制、坊巷制
从里坊制到宋朝发展为坊巷制,形成商业街市。
3、方格网道路体系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特点
1、规划结构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体现天为至尊、宗主天下、敬天法祖的礼制。
2、里坊制、坊巷制
从里坊制到宋朝发展为坊巷制,形成商业街市。
3、方格网道路体系
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二、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
1、Hippodamus(Greek:498BC-408BC)和理想城市。古希腊建筑师、规划师、哲学家,被称为“城市规划之父”。
方格网布局,体现政治、宗教含义。
几何图像和秩序象征式构图。
分区:圣地、公共建筑区、住宅区。
2、Marcus Vitruvius Pollio(80-70 BC——15BC)和《建筑十书》,古罗马工程师。
奠定了欧洲建筑学科的基本体系。
系统总结了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建筑实践经验。
建立了规划和建筑涉及的基本原理。
三、文艺复兴时期
局部地段的广场建设和建筑群;以建筑物丰富周围景观,后期的巴洛克装饰风格丰富了城市景观。
城市建设成就:拓宽、调整道路,改变中世纪的城市结构;改善设施和卫生条件;增建世俗性建筑。
四、工业革命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五、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1、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冲击
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问题、布局混乱、环境污染
公共卫生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
规划:现状的利用和改善、图案化处理
2、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空想社会主义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盖迪斯(P. Geddes, 1854--1932)的规划思想:综合性、区域协调、人本主义、规划工作的实践和务实。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译者:金经元,《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
3、现代社会,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
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1)功能主义(2)几何造型、非装饰原则(3)标准化、模块化(4)空间设计(5)节约实用
现代城市规划
(1)1909,英国通过《城市规划法》,利物浦大学成立第一个规划系。同年,《芝加哥规划》。
(2)1916,纽约,Zoning Law。后制定土地细分管理法(Subdivision Control Act)。
(3)1928年,CIAM成立。
(4)1933年,《雅典宪章》。
4、《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
以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为代表,现代城市规划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城市多样性、单纯功能主义受到批判。
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通过了《雅典宪章》。此后,成为欧美高校建筑、规划教育的指针。
1977年,在利马会议上提出《马丘比丘宪章》,针对新的城市发展,对雅典宪章提出修改和更新。
[加],译者:金衡山,《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5年5月。
5、二战后规划建设项目选例
1944大伦敦规划。
1960年代开始的大巴黎规划。
纽约Battery Park City
6、1980年代后西方城市规划新思潮和走向
背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城市化
走向:管治、城市治理、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增长管理、精明增长
课下浏览要求
基本要求:通过google earth浏览伦敦、巴黎、北京的卫星照片以及相关图片及介绍。在卫星照片中寻找老城的位置,了解三个首都/历史文化城市的当前规模、新城和老城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城市肌理、道路和建筑形态的差别。浏览上述三城的官方或旅游网站,查阅城市地图以及其它信息。和同学相互讨论,并提出一些个人感兴趣的问题。
其它要求:选择本节课程的有关内容,查阅有关文献,阅读和思考。
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