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Alzheimer病的早期诊断和指标规范化研究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一、立项依据和目标
1.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知识产权状况与存在问题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在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3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中国的某些城市也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据联合国估计,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0年达到6亿。2020年将达到10亿,2050年,全球将有近20亿的老年人。,,%,%,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0%,比目前法、德、意、日、英五国的总人口还要多。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老年人的相关问题将日渐突出,如老年人生活问题、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处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多数调查结果显示,在欧美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则有20%~40%发生痴呆,其中半数以上为老年性痴呆。在全球约有超过2000万的人患有该病,痴呆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倍上升,年龄每增长5岁,发病率即增长一倍。在65岁以上的年龄段中,老年痴呆的发病率约为5%;超过85岁,发病率增加到25%;95岁以上的人群当中高达60%。我国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中,60-%,70-%,80岁以上为32%。我国现有65岁以上人口9610万,估算全国共有各类痴呆症患者500万,老年痴呆占2/3之多,2050年,痴呆患者将增加到2000万,与目前全球痴呆人数持平。这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将面临的严峻问题,医务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对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方面做些深入的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大脑皮层及脑区的纤维蛋白沉积,即细胞外间隙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和细胞内多聚Tau蛋白的沉积,两者在病理形态学上分别表现为老年斑(SP)和神经纤维缠结(NFT)。AD患者的最终结局痴呆,当出现明显痴呆时,临床诊断没有多大困难,但此时病情已无法逆转,失去了治疗时机。最近有研究者提出从正常老年发展成AD痴呆是连续的过程,纽约大学医学院Barry Reisberg博士把这个连续过程分为七个期:Stage 1—正常增龄期(normal ageing),Stage 2—极轻微认知损害期(very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Stage 3—轻微认知损害期(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Stage 4—中度认知损害期(moderate cognitive impairment),Stage 5—中等严重认知损害期(moderately severe cognitive impairment),Stage 6—严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