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白居易的《池上》解释]白居易《池上》译文注释及欣赏.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居易的《池上》解释]白居易《池上》译文注释及欣赏.docx

上传人:圭圭 2022/8/3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居易的《池上》解释]白居易《池上》译文注释及欣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白居易的《池上》解释]白居易《池上》译文注释及欣赏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创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3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品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