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地质学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84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8/30 文件大小:2.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学名词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绪论-1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包括静力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和水平两种运动方式。
13板块:刚性的岩石圈分裂形成的许多巨大块体。
第五章: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温度的变化、以及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2物理风化: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亦不形成新矿物的风化作用,又称机械风化作用,分为矿物岩石差异性
胀缩,冰劈作用,盐分结构的撑裂作用和层裂或卸荷作用等类型。
3化学风化: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并形成新矿物。可以分为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等类型。
4差异风化:如果抵抗风化能力不一致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的现象。
5残积层解释对么
: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即残积物,可以形成覆盖在基岩上的不连续薄壳,既风化壳;风化壳由上至下分为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积岩层,其中残积层疏松易碎,除石英外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基本无腐殖质。
6风化壳:风化产物形成的覆盖在基岩上的不连续薄壳。
7土壤: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风化壳的表层部分。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及生物组成。是岩石风化产物在气候、地形、时间及生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第六章:斜坡重力地貌
1重力地质作用: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岩体、土体在重力/水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移动的过程。形成崩塌、滑坡、土壤蠕动等斜坡重力地貌。
2崩塌: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以急剧骤发方式脱离基岩向坡下垮落的过程。分为山崩,崩岸,岩屑崩落等作用类型。
3滑坡: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由于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界面滑坡,切层滑坡等类型。
4蠕动:蠕动是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根据蠕动体的性质可以分为:松散层蠕动和岩体蠕动两种。
第七章:流水地质作用与流水地貌
1流水侵蚀作用:流水破坏地表(下垫面)并攫取地表物质的作用。
按照作用方式分为:机械冲刷和化学溶蚀作用。
按照水运动方式可分为:坡面侵蚀和沟床侵蚀。
2片流: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后在地面汇成的沿斜坡表面流动的网状细流。片流由多股细流组成,无固定流路,侵蚀范围广、侵蚀量较大,尤其是在松散碎屑物组成的斜坡。
3坡积物:在片流作用下被带到平缓处或坡麓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叫坡积物。
4洪流:洪流是介于片流和河流之间的流水类型。a流量变化悬殊;b流速快,多湍急;c含砂量大,颗粒大小混杂,分选磨圆较差。
5洪积物:洪流边侵蚀沟谷、沟坡边将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麓地带堆积。体积小坡度大者称为洪积锥,体积大坡度小者称为洪积扇,统称洪积物。
6泥石流: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在暴雨、融雪期突然爆发,速度快、时间短、具有极强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属严重地质灾害。
7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深度的高度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