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本的报纸
严丝雨
日本是世界报纸大国,报纸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世界上唯一的两份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的报纸《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都是日本报纸。
日本有五家全国性综合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
重要的报纸
《读卖新闻》
読売新聞(よみうりしんぶん)
日本的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
1874年11月2日创刊于东京,创始人子安峻。初为市井小报,持“俗谈平话”的编辑方针,以刊载通俗小说为主要特色。办报方针是:“要敢于同左右两翼独裁思想作斗争”。
1924年时合并《九州日报》、《山阴新闻》等九家中小型报纸,自此由原来的地方性晚报一跃成为全国性大报纸。
1942年与《报知新闻》合并,更名《读卖报知》,跃为东京第一大报。
1946年5月1日恢复《读卖新闻》刊名。
自1994年该报的日发行量突破1000万份后,1995年日刊与晚刊共发行1450万份,曾被《世界吉尼斯大全》列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近两年仍雄踞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订量百强”榜首。
在读卖新闻集团内有以读卖巨人军、中央公论社、日本电视台、读卖电视台为首的许多子公司。
読売新聞(よみうりしんぶん)
《读卖新闻》下设东京、大阪、本部和中部4个总社和包括分社、总本部、总局、分局在内的遍布日本全国的350个采访点。此外,还在华盛顿、伦敦、曼谷和北京设有4个海外总局。
《读卖新闻》分为早报、晚报,另外还发行有四五万份的英文报,及网上《读卖新闻》。
早报和晚报都分别按3个时间截稿和印刷,早报的截稿时间分别为每天的20:45、22:50和0:50。晚报的截稿时间分别为每天的10:30、11:25和12:30。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订户离印厂的远近决定印送顺序:远处的先截稿,先印,先送。因此,同一份早报或晚报,虽页数大体相同,但内容并不完全一样。
政治立场倾向亲美保守派。
《读卖新闻》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呼吁尽快建立另外的国立追悼设施。
《朝日新闻》
朝日新聞(あさひしんぶん)
《朝日新闻》日本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1879年1月25日在大阪创刊,创办人是木村滕、村山龙平。草创时期为插图小报,以“不偏不党”为办报方针。
。《朝日新闻》的报名蕴含“旭日升天、万象惟明”之意,字体取自欧阳询《宗圣观记》。
1888年实行产业化管理,以《东京朝日新闻》打进东京出版。
1940年9月1日,该报在各地出版的报纸统一刊名为《朝日新闻》,分设在东京、大阪、大仓、名古屋、札幌等地出版发行。
《朝日新闻》从创刊初期就注重发行地方版,加强地方通讯社网络的建设。到1930年逐渐实现一县一版的地方版格局。除重要消息通过综合版统一编排,内容基本相同外,其他消息则是各地自己采写,各自编排,版面各具特色。
朝日新聞(あさひしんぶん)
《朝日新闻》每日出版早报和晚报。在东京总社出版的早报为36-40版,晚报为16-20版。除此之外,还有英文版日刊报纸、杂志、图书、年鉴等。据统计,《朝日新闻》2005年的平均发行量为早报825万份、晚报386万份,每天合计发行量高达1211万份,是全世界发行量第二大的报刊。
报纸风格充满自由主意色彩和新闻专业主义色彩,文章的平易化且报道内容层次较高,深受知识阶层欢迎,使该报成为在日本知识阶层中普及率最高的报纸,为自己带来了稳定的知识阶层读者群。至今《朝日新闻》仍在日本报纸中保持一种“精英报纸”的色彩。即其读者学历最高,%,《朝日新闻》读者的家庭年收入最高,%,
毎日新聞(まいにちしんぶん)
《每日新聞》是日本非常普遍的一份报纸,也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1872年2月21日在东京创刊,原名《东京日日新闻》,1911年3月1日同《大阪每日新闻》合并。
报纸的口号为“争论之下,真理显现”。
1943年将东日本和西日本不同的报名,一起改为《每日新闻》。
1977年整顿负债的旧公司(株式会社每日),并和负责一般业务的新公司(株式会社每日新闻社)分开,以“新旧分离”的方式重建公司。商业登记上的总公司从大阪迁往东京。
2002年迎接创刊130周年。
《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曾并称日本最大的报纸,但在激烈竞争下扩充太快,在1970年代陷入了经营危机。现在与《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两间报社相比,规模已经缩小许多(这两间报社以前曾和《每日新闻》合称日本三大报)。
作为媒介集团的”每日“公司,出版一系列其他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许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