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太原理工大学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部分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第三部分劳动力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第四部分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五部分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第六部分施工机械配备
第七部分工期计划和保证措施
第八部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合理建议
第九部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
第十部分环保、消防、降噪音、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综合说明
一、编制依据
。
、施工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
、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
二、编制原则
;
;
、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及目标
:经理部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公司管理人员组成领导班子。施工队伍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组织专业化施工。
,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分工序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运作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四、工程内容:教学主楼加固改造工程。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设立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下设4部2室(即施工技术部、安质检查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现场试验室)。以精干高效、一专多能的组织机构为指挥核心,强化组织管理职能,全面履行合同。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施工队,即管道工程施工队、安装工程施工队、结构工程施工队。
组织结构框图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办公室
计划财务部
物资设备部
安质检查部
中心试验室
施工技术部
第三节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测量
一、测量机构的设置
项目部设测量队,配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2名,负责工程范围的控制测量。
二、施工测量控制:
根据设计院所提供的导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线路控制桩的复测,复测成果经现场监理认可后,按照施工需要加密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施工导线控制网和水准控制网。
在控制点检测合格后,于路线附近固定位置栓桩,若难以找到适当的位置,要使用Φ8cm-Φ10cm的木桩楔入地下,且顶面钉钉标记,注意木桩要埋设牢固,并在侧面用红漆写明桩点代号。
三、施工测量的管理:
根据施工图纸,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测完后用经纬仪设置保护桩,保护桩用砼浇筑加以保护。
第二部分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施及安全、文明、环保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我单位将按以下原则进行平面布置:
,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临建设施。
,尽量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二次倒运。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一切措施减少扰民。施工前进一步调查施工区段的交通状况,会同有关交通部门制定详细的交通疏解方案。同时,要尽量避免与其它单位相互干扰。
,并满足施工防火要求。
二、施工生产场地布置
根据临时用电负荷变化、工程分布情况,设置1台200KVA变压器作为动力来源,另外配置2台25KW柴油发动机组,以满足土建施工用电需要,配备2台75KW柴油发电机供管道安装使用。。
主干线采用架空方式,支线一律采用电缆暗敷方式,埋深60cm。
临时用电系统根据各种用电设备的情况,采用三相五线制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施工配电箱采用统一制作的标准铁制电箱,箱、电缆编号与供电回路对应。
采用项目部附近企业、单位的供水系统,铺设φ50mm管路将水引至施工区和生活区,在生活区内设置消防栓,以满足消防要求。或采用水车供水方式解决。
、仓库、车间平面布置
料场的布置尽量靠近地方道路和进场便道,以便材料进场和转运。在料场设置分隔仓,以适应各种规格材料的堆放需要,料场内地基基础进行固化处理,并做好防排水措施。
除砂石料外的其他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各种结构材料,如钢材、水泥必须采取防潮措施,基础采用枕木进行垫高处理。
、绿化、场地硬化
施工项目部所在地围蔽:为便于施工场地的管理,采用彩钢板将施工临时用地外围进行界定,并树立一定数量的警示标志,只留必要进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