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
过敏性紫癜
又称:亨--舒综合症,是以小血管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见于7-14岁的可使用与这种食物接触过的炊具和餐具。有消化道症状及出血者,立即禁食。
。
3. 观察皮肤的完整性并做好皮肤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应仔细观察紫癜分布的部位、大小、性状、消退进展情况,保持床铺整洁、平整、干燥,患者应穿宽松棉质内衣、勤洗澡、不可用肥皂擦洗皮肤,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臀部有皮疹者,应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有破溃者,在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每次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保持干净。
4. 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过敏性紫癜一般采取激素及对症治疗。护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查对制度,并注意应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如山莨菪碱为抗胆碱类药物,能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血浆渗透性,因而可减少微血管的渗漏,但它可使部分患儿出现烦躁、面色潮红、口渴等症状,应加强临床观察,缓慢静滴。
由于胃肠道的局部免疫反应,浆细胞增生,可致肠壁发生紫癜、水肿、出血,临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症状,亦可导致肠套叠、肠坏死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腹痛,应确定疼痛部位及性质,观察大便色泽。如有便血,立即报告医生,做好记录。腹痛患儿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定期对患儿进行尿常规检查,注意观察尿色及尿量,监测患儿血压,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表现。
6. 做好心理护理 入院后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详细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本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预后等有关知识,及时认真地做好健康知识宣教。
1、心理指导:由于家长不了解过敏性紫癜的基本知识及预后,常表现为2种不良情绪。一种表现出对治疗观察的不在乎,另一种唯恐患儿预后不良,留下后遗症,过分紧张。这些都会影响到患儿的情绪。因此应向家长及患儿介绍本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护士通过住院期间对患儿的了解,指导家长出院后多陪伴、关心患儿,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应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
出院指导
2、饮食方面的指导:饮食不当是其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应合理调配患儿的饮食,出院后素食1周~2周,添加动物蛋白要以逐样少量为原则,切勿过急 ,以免引起复发。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食物。维生素c是保护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必要物质,如新 鲜蔬菜、水果,特别是西红柿、黄瓜、橘子等。勿食易 致敏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鱼 、虾、蛋、奶及大葱、大蒜、韭菜等。
3、生活起居方面的指导 :
①经观察发现,过敏性紫癜冬春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要及时加减衣服,防止感冒。注意休息,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游泳、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以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切忌过劳过累。
②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应空气清新 ,湿式清 扫,避免尘土飞扬 。室内禁止 养花使用地毯。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刺 激物,如各种烟雾、烟尘、煤气、香水 。
4、服药方面的指导:
嘱家长给患儿用药需慎重,特别是抗生素、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喹啉等,以免诱发本病。对出院后仍需服药的患儿,要严格遵照医嘱,特别是服用激素期间不得自行停药以免病情反复。
谢谢聆听!
小儿采血方法与技巧
口腔颌面外科:黎珏君
概述
临床小儿采血的方法多为静脉血,但由于小儿静脉细小,通常一次采血量不足,需要多次采血。而股静脉、颈外静脉采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经临床实验证明,动脉血一般亦可替代静脉血作常规的血液检验。
告知家长采血目的及重要性 小儿采血时,经常会遇到家长的拒绝,即使同意并配合者,也给家长留下了不良印象,甚至可以说是刺激,患儿年龄越小刺激越大。所以,当护士不能一针见血时,当护士工作稍有疏忽时,当家长对治疗及服务稍有不满时,采血就可能成为医患矛盾的一个导火索,造成医疗纠纷。因此,采血前的宣教工作至关重要。
告知家长采血量 许多家长采血后往往抱怨采血量过多,而与护士发生争执,如果事先告知采血量,则能避免此矛盾。
护士心理准备。患儿家长对采血的心理是复杂而又多变的,若护士又不能一次采血成功,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所以,采血护士一定要树立信心,尽心准备,把每一次采血都当做是家长给予的最后一次机会。
小儿采血血管选择
1 肘部静脉(头、贵、正中静脉)采血
2 颈外静脉采血
3 大隐静脉采血
4 头皮静脉采血
5 股静脉穿刺采血
肘部静脉采血
操作方法:
适用于年长患儿
在肘窝上5c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不明显时,嘱患儿手下垂反复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示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