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11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doc

上传人:upcfxx 2022/8/31 文件大小:2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5 -
- 2 -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a)  
②地球在太阳系

1天。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⑤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b)  
向东(一般指从东十二时区到西十二时区)经过日界限减去一天,向西(一般指从西十二时区到东十二时区)经过日界限加一天,时刻保持不变。1800经线和日界限不完全重合。  (精品文档请下载)
6.地球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a)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太阳年(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读图要求:(1)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
(2)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和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
(3)把握公转方向;
(4)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②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50,地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表达,即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精品文档请下载)
读图要求:(1)地轴的空间位置不变,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找出黄道面和赤道面;
(3)识记黄赤交角、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大小。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详细变化  
春分、秋分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 25 -
- 5 -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夏半年(---)  
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半年(9。23-—-3。21)  
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各12小时  
赤道  
全年昼夜等分  
[拓展提示]光照图的判断方法: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的根据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和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分、秋分日;晨昏线和极圈相切,假设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假设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精品文档请下载)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和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和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根据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0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根据东加西减的原那么,计算出地方时。  (精品文档请下载)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精品文档请下载)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所求地=900—(所求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差).先求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假设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假设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和,再用90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⑤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b)  
四季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