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岛滨海学院精品课程
英语精品课程
孙敏副教授
精品课程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4
英汉文化对比分析
3
辨证施治
5
重在交际
6
慎与修辞
7
力戒“翻译体”
8
翻译的性质,标准及要求
1
翻译的过程
2
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第一节词与词序
第二节句子
第三节篇章
词与词序
Part One 理论
英汉词汇比较
英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有屈折变化,汉语没有屈折变化;英语词义比较灵活多变,汉语词义相对稳定严谨。具体差异如下:
英语动词形态变化复杂,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
从理论而言,英语动词有十六种时态,而汉语动词除了“着““了”“过”等虚词可以与英语进行时、完成时或过去时相比之外,别无其他能与英语对应表示时体的方式。如:
目录
词与词序
He has been teaching English for 20 years.
汉语:他已教了20年的英语。
除此之外,英语可以通过固定的语法手段将动作的进行过程与状况作更准确、更细致的描绘。有时这种描绘还能融入作者或说话人的一种感情色彩。而汉语动则无此语法手段。如:I am living in a very pleasant flat.(表示满意)
汉语:我现在住在一间非常舒适的公寓里。
词与词序
英语词义灵活多变,汉语词义相对稳定严谨
如:The relief troops came at the eleventh hour.
援兵终于来到了。(这里eleventh 并不是“第十一”之意,而是“最后”之意。)
(1)A ulent desert cactus,… native to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merica. (专有名词)
译文:一种多汁沙漠仙人掌,……原产于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目录
实践
词与词序
(2)I have been to Edinburgh just for two days, and my brothers have followed in the train of my trip.(普通词语)
译文:我到达爱丁堡刚刚两天,我的兄弟们就循着我的行踪到来了。
(3)He…was prominent in the ragged schools movement. (普通词语+普通词语)
他在推动贫民免费学校运动中表现出色。
目录
实践
词与词序
3. 英汉词汇间的空缺
如果造成英汉词汇间的空缺,(1)可采用意译或直译引进新的的表现法。如:
e-mail 电子邮箱, 因特网,mobile phone 手机, Mars Exploration Rover 火星探索车,knowledge economy 知识经济
(2)根据相应的意义创造新词和新表现法。如:
smog,由smoke+fog 缩合而成,译为“烟雾),workaholic由work+aholic合成,译为“工作狂”。
词与词序
4. 英汉两种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一词多译现象,需要审慎辨之。词汇不是单独出现的,理解词汇不能离开词汇出现的语境。判断词语在语篇中的词义,可以从字、句、篇章等层面上逐步分析。
在理解单个词的层面上,可以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来确定词义。在理解句子的层面上,可以通过分析句子,句群的语法结构来判断词义。在理解篇章的层面上,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逻辑关系、篇章的整体效果来判断词义。如:
词与词序
I saw him lying on the couch asleep. 我看见他躺在沙发是那个睡着了。
Failure lies in pride. 失败在于骄傲。
You are 。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习语(包括俗语,谚语、俚语等)。经常采用的译法有:
(1)套用汉语习语
Better say ‘here it is’ than ‘here it was’.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