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银行信贷4
主要是分析影响借款者偿还贷款的因素,从而评定贷款按期偿还的可能性。那么,信用评价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般把它归纳为“五C”原则。
一、品德
借款人所谓的品质是由责任感、真实严肃的贷款目的和归还所欠贷净流量
非财务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
1、企业管理层信用评价
2、管理层经验
3、股东组成状态
4、近3年营业额增长
5、近3年资本增长情况
6、银行往来信用情况
企业发展情况
1、设备及技术
2、产品市场
3、提供担保能力
4、未来一年内行业景气状况
贷款风险度测算
贷款风险的因素:
1、贷款对象
2、贷款方式
3、贷款期限
4、贷款形态
第三节 贷款定价
一、贷款定价原则
二、贷款价格构成贷款利率
承诺费补偿余额
隐含价格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四、贷款定价方法
商业银行主要靠负债来经营,即主要靠存款来经营,其自有资本一般只占全部经营资金的8%左右。而存款是要提取的,银行必须保证客户能及时足额地提取,如银行无力应付提款,就等于宣告破产。也就是说必须保证贷款能及时足额收回,保证本金安全,否则出现了呆账,就会影响银行的清偿能力,损失资金,严重时甚至可能因无力应付提款而宣告破产。
2、利润最大化
银行放贷的目的是获取利息收入实现盈利,银行在制定贷款价格时,必须保证利息收入能弥补相关成本,即资金成本和贷款费用,否则银行将发生亏损。对于一个经营正常的企业来说,成本应该是贷款的下限。
贷款的价格不能过多的偏离市场的一般利率水平。在资金市场上,资金的“卖方”有多个,但由于资金(商品)本身的“同质性”,“买方”可以选择从A银行“买入”资金,也可以选择从B银行或C银行“买入”资金。因此,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随心所欲地调整资金价格。一家银行的资金报价与市场利率水平的差距必须保持在一定幅度范围内。贷款利率只有贴近市场,才能有效地提高贷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地扩大信贷的市场份额。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中央银行利率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影响银行的筹资成本,进而对贷款的价格产生影响。 管理政策 大多数国家在经济恢复期采用限制利率政策,即对贷款利率规定上下限,贷款利率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浮动。
银行的资金成本
商业银行贷款所使用资金的大部分来源于负债,即:客户的存款和对银行的借款,其中,客户存款主要包括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对银行的借款主要指商业银行主动通过金融市场或直接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这些负债都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因此资金的利息成本将直接影响贷款的价格。不同银行其负债的规模和结构不尽相同,资金成本也不相同
业务费用
贷款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贷款所取得的收益除了要弥补资金成本外,还必须弥补银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业务费用,而且补偿后还必须有一定的盈余银行才有利可图,因此贷款利率也要受业务费用开支的影响
贷款的期限和方式
贷款的期限越长银行面临借款人信用恶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银行要求的风险溢价就越高,贷款利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就贷款的方式而言,担保贷款的保障程度高,信用贷款的保障程度低,因此二者的利率高低也应不同。
借款人的信用
银行的贷款业务与一般的商品交易不同,他让渡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因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就要面对形成不良资产及贷款本息不能如期收回的风险,同时也将面对效益风险,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风险。因此要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使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就应该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借款人的信用是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借贷资本的供求
在借贷市场上,贷款利率的高低是由资金供给方(商业银行)和资金需求方(借款人)共同决定的。供不应求,利率就要高,供过于求,利率就会降低。不仅贷款的利率要受到资金供求的调节,中央银行利率、存款利率及同业拆借利率也同样受到资金供求的调节,而后者直接对银行的资金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又间接影响贷款的利率。
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获得合理的利润水平是商业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内在动力,具体反映为银行资本必须从每笔贷款中获得一定的最低收益。因此从理论上讲每笔贷款都应达到银行的最低目标收益率。
贷款定价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2、价格领导模型定价法
3、目标收益率定价法
基本原理 这是一种从银行经营成本的角度衡量贷款的利率水平,是较为传统的定价模式